文 | 佳睿
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乔治亚州的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在校园网上发布了一则坏消息:
在该校牛津学院就读的大一中国留学生 Dave Zhang(张一得)3月5日突然去世。
学校称,张一得秋季学期一直在苏州的家中上网课,春季返校上课。
针对张一得去世可能产生的恐慌和不安,学校对学生的健康问题倍感担忧,在学生活动中心设立了两个辅助小组,还开通了“心理辅导热线”。
牛津学院院长 Dean Douglas Hicks 呼吁,“让我们整个牛津社区行动起来,互相帮助走出难关,尤其是关心那些和张同学关系密切的人。”
虽然学校采取了一定的安抚措施,但仍没有透露张一得去世的原因,也没有后续报道。
大家急了,纷纷留言催促。
“张一得是我的朋友,我很担心。请告诉我们,他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些人指责学校通告写得过于简单潦草,并且对评论区提出的要求视而不见,对死者是极大的不敬。
一个优秀的年轻男孩,熬过网课终于重返校园,本该充满朝气和喜悦,却神神秘秘地倒下了。
网上的种种无端猜测扑面而来,有人说他得了肺炎,有人说他得了抑郁症,很快有人辟谣,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请尊重死者”。
有人在张一得父亲的朋友圈里劝诫,“不要追问,不要瞎猜”。
张一得的父亲则回应:“人已经走了,怎么猜都无所谓了。”
网络的纷扰声弱下去之后,一些自称认识一得的人,还有一些家长,却看出了不同寻常的端倪……
张一得去世后,父亲给他的同学写了一封信,名为《致埃默里大学Dave的同学们》,信中说:
“一得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谢谢你们对Dave的关爱,陪他走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站。躬谢了。”
有人提出质疑:张一得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很大问题?
张一得曾在留学文书中回忆:1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我和爸爸。是爸爸陪伴我长大的。
张一得的父亲曾是企业高管,拿着稳定的高薪;
妻子抛弃他们后,他决定辞职,成为全职爸爸。
“……爸爸做出这个决定,因为他觉得如果雇佣保姆来照顾我,会缺乏父母的关爱。”
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离开了车水马龙的城市,搬到了郊区,搬到了人烟罕至的山里。
一得爸爸从零开始,自己盖房子,开垦荒地,种菜,卖鸡卖鱼,捡破烂,偶尔有好心人救济一下……
这便是父子二人维持生计的全部经济来源。
他们在各地辗转流连,搬了四次家。
虽然生活艰苦,但每到一处,爸爸就为一得精心建造一个美妙的天堂,为他手工制作滑梯,200多件玩具;
每顿饭都亲自烧火给一得吃,十年菜式不重样;每道菜还有背后的故事,都是根据当天发生的事情决定的。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父亲的厨艺高超,所有食材都是自己生产的,被大加赞赏。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还很有情调,每顿饭开饭前,都会在餐桌上装点花饰。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父子二人坐下吃饭。父亲捧着饭碗,看着一得,笑得脸上皱纹都舒展了。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父亲对一得的启蒙教育也有创意,把食物刻成数字、文字的样子,便于在玩耍中记住知识;一得背出一首诗,他就把菜肴雕刻成相应的风景,寓教于乐。
作为英语系毕业的高材生,父亲自己就搞定了一得的英语学习;
无论一得的学费有多高,父亲都会想办法凑齐,靠卖农产品和百家众筹的方式完成。
17年里,他给儿子拍了20万张成长照片,记录下他的每个瞬间,夸张到拍坏了几台相机。
图源:B站
父子俩的生活乐趣多姿多彩,不只限于谈论文化知识。
在平时生活中,一得想学什么,父亲就教他什么。养鸡,做饭,农活,只要他感兴趣,父亲就会一遍遍教他,不亦乐乎;
童年的一得在自家菜地
很好客,会邀请一得的同学和朋友来家,陌生人也可以踏入农庄,和父子俩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不仅在网上育儿论坛小有名气,写了上万字的育儿心得,线下也很活跃,举办了各种亲子活动,传播自己的快乐育儿理念;
还为自闭症儿童打造训练场。
图源:B站视报
在那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一得他爹”成了育儿圈里闪闪发亮的明星,一位教子有方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爸爸。
来源:广州日报人物在线
“小清新的世界!”
“育儿动力学专家!”
“绝对是一位神人!”
“难以复制的经历!”
很多人叹为观止。
而他的育儿心得,在网上广为流传,下载次数很高。
图源:微博
父子俩这种苦中作乐,优哉游哉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电台采访,电视报道。
一得和父亲更多的生活互动被搬上荧幕。
“一德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父亲单独抚养他已经有14年了。”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爸爸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只有三个字:‘没事的,有爸爸在’。”
“我从一开始就说这一句:‘没事的,有爸爸在’。”
父子俩的采访内容只有寥寥数语,却令人动容。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父子二人漫步在绿油油的乡间小路上,画面恬静美丽。
“爸爸瘦弱的身子,却拥有着最强壮的肩膀,为一得撑起一片天。”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我想要谢谢爸爸十几年来对我的照顾!” 一得懂事地说。
图源:珠江卫视报道
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一得,身体健康,头脑聪明,也很用功;
高中在国际学校就读,拿了20万奖学金,完全承担了学费和生活费,早早实现了经济独立;
暑假在耶鲁大学学习,修美国的学分;
托福差2分就满分,考入有“美国南部哈佛”和“新常青藤”之称的埃默里大学。
喜欢踢球,酷爱皇家马德里,成为学校足球队队长;喜欢骑摩托车;心地善良,在红十字会帮忙。
张一得,一位全面发展的孩子,在精英的道路上走着。
一得他爹非常欣慰,说:“儿子已经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不需要自己操心了。”
“与其说是我成就了儿子,不如说是儿子成就了我。”
父子二人在家门口合影
随着张一得学业的成功,前途可期,这份传奇,看似添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2019年《广州日报人物在线》的报道
2019年《南方都市报》的报道
如今,这位被父亲保护得好好的男孩儿,这位改变了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优秀青年,竟然与世长辞了?!
看完他的经历,人们直呼:这无法和英年早逝联系上啊!
此刻,一得的一位老同学爆料说,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一得曾多次在朋友圈表示自己的烦闷心情:
在做毕业演讲的时候让大家监督他,激励他振作起来,好好表现,不要懒散;
2月份更是发文说“生活还要继续,还得继续”;
随文配了一幅在石头上摔碎酒瓶的图。
图源:网络
网友惊呼,这就是他自杀的前兆。如果能早些发现而干预,结局可能就不同了。
有网友批评说,他的爸爸看似是在呕心沥血培养孩子,但一切都只是一场表演,高调的表演。
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总是用“专家式”的成功教育,一杆子把孩子套牢,再用全职爸爸,深沉的爱,食物,照片等牺牲和付出,把孩子牢牢围困住,让孩子不感动都不行。
而一得父亲放弃正常生活,偏要选择隐居、捡破烂、援助等生存方式,也可能对一得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一得曾经自己旅行100多天。这期间,父亲从不问他的情况,也不问他安全不安全。
他认为“从情感上极致投入,在生活上又洒脱放手”是正确的,不然孩子会受到父母的干扰,活成父母意志的奴隶。
而这种“不问”的教育方式,这种看似“自由”的氛围,却传递了家长对孩子“自学成才”的默许。
孩子并不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
孩子走出家门后,就是父母营造的纯净梦幻堡垒坍塌的时候。
孩子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困难,又不敢说。
因为父母没有正面给过你压力,你也不能把压力回头抛给父母不是。
也许父亲在告诉他“有爸爸在”的同时,应该告诉他一些朴素的事实:“你是不完美的,不会事事做到最好。但这样完全可以。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
“认清自己,失败,总结,有所挑选,放弃……这些并不影响你尝试,打拼,谋生,继续快乐地生活。”
“压力是存在的,你要懂竞争的规则。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还有人评论说,一得爸应该告诉他,父母也不是完美的。
如果父母帮孩子完成他该自己做的事,塑造一个“超级英雄”的形象,孩子会没有抵抗力。
纵然孩子身上携带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取得傲人的成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出了家门,却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的打击。
最近大火的学霸武亦姝有个好爸爸,一路拓宽她的眼界,为她的成长助推,让她顺利成为清华才女,出色的表现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但她心里的真正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众人无法得知。
也许她是真正热爱自己的状态,享受拼搏;
也许未来,她会像姚安娜一样,跳出名校光圈,改行走另一条路,人生轨迹出现很大改变。
这都说不定,也没有高低对错。
可以确定的是,武亦姝的成功具有偶然性。如果其他家庭的爸爸学来这一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不会成功,或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选择一条人生道路,不是一劳永逸的活儿,需要不断的修正,沟通,反馈。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心急,才能渐行渐远。
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和父母,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珍惜对方,在这场漫长的赛跑中,成为彼此最好的灵魂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