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并不是一篇社会观察的宏篇大论,仅仅是从个人经验角度,结合一起社会观察的结论,对问题进行了分析。个中观点难免偏颇,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见谅。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作者:韩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只有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带着孩子回老家看看。娃爸的老家在内蒙,在这里,看日出很方便,只需要走出村外,就能看到地平线慢慢上升起的太阳。夏天5点,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各家各户已经开始拉着驴、赶着牛,到山上放牧。
爬山的时候,你会遇到牛粪羊粪,你鼻子里满灌的依然是花的香味,你的鞋底都沾着花香,那是一种不起眼的低矮小花——百里香的味道。
山对我们来说是风景,对婆婆来说,是食物和药材的供给地。山上的各种小草、昆虫在婆婆那里都有名字。上山如果不挖点野菜,摘点蘑菇,找些草药,这趟山就算白上了。
农村如今越来越好,未来如果可以在农村生活,想想也还不错,可以住上两三层的大房子,还有一个小院子,在城市那叫别墅。
一、农村是家的方向,只有退的时候会想到农村
前一阵子看过一本书《打工女孩》,一位美籍华人写的纪实作品,其中写到中国大城市里为什么没有出现巴西、阿根廷、印度那样的贫民窟(收入低、犯罪率高的地方),是因为在中国,农民“进”可以去城市打工,“退”可以到农村,不会在城市聚集。比如说,工厂订单量不大的时候,就可以回到农村。再比如说疫情期间,没有了工作,可以回农村,等到企业生产恢复了,再去城里。
疫情期间,纪录片《城市梦》的主角,王天成一家并不在武汉,他们回到了河南老家。武汉才解封,王天成就回来了。“我不会待在老家的,怎么样我都要回到武汉。”
出去的人只有在“退”的时候会想起农村,因为农村是家。我们说“大不了回家种地”,在语气上就跟城里人“大不了回家啃老”是一样的。
好些回乡的人,在自己的老家盖起了二层三层的大房子,也不是为了回家种地,更像是给家人盖了个度假屋,还可以给父母养老,给孩子留个念想。
在远处看,农村在月光的晕轮之下,是诗与梦想一般的存在。可一旦将现实拉回到眼前,一切都不成立了。
想到几十年后,我家娃爸也起了在老家盖房子的心思。当我问他,要不要让孩子在老家上学的时候,他一口回绝。关于未来你可以随意去想象,过去的记忆却是怎么也改变不了。在农村生活,娃爸有着这样的记忆。
二、中国农村2/3的孩子生病了
“你以为农村养猪,就会随便有猪肉吃吗?只有腊月的时候才会杀猪,吃到过年。那个时候天冷,肉不容易坏掉。别的时候是没有肉吃的。有些人家啃完的骨头放在院子里,都会被小孩们偷走再啃上一遍。”
农村的孩子大多又瘦又矮。婆婆告诉我说,那个时候海平(娃爸的小名)都上初中了,个子还没有自行车的车把高,远远推着车过来,看着真可怜。后来我们进城卖水果,海平的个子才追上一些。当时海平一回家,饿了就咔哧咔哧地啃苹果。吃苹果把营养给补上了。
在农村医疗条件也不好,只有赤脚医生会在各个村子里转,今天在这个村子,明天就去了另外一个村子。娃爸在只有8岁的时候,突发脑膜炎,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浑身抽搐、脑袋还不停地向后仰。
幸运的是娃爸生病这一天,医生刚好就在村里。医生看完一个病人,正在病人家吃饭,被海平爸找到后,鞋都没穿好,就跑了过来,看到情况之后面有难色,告诉婆婆让她把孩子往盟医院送。婆婆明白,说“治不好也不怪你之后”,医生才开始输液。三天之后,娃爸的病慢慢好了。婆婆在炕上照顾了孩子三天,下地的时候脚都是软的,走不了路,她被孩子的这场病吓坏了。
“中国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孩子们的营养和健康,而不是校舍、课本、师资。”罗斯高(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从事中国农村儿童教育研究长达37年,他对中国近20个省份13万多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27%的孩子贫血,33%有寄生虫,25%视力得不到矫正。“今天,中国农村2/3的孩子生病了!难怪他们学不好。”
三、中国农村什么都有,就是不知道怎么养孩子
罗斯高指出,2013年,中国城市高中入学率为93%,比美国还高出一个百分点,但农村的高中入学率只有37%。“这完全是一个中国农村特有的现象。”
罗斯高认为,这个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除基因和营养不足外,还有难以刺激大脑发育的不当育儿方式。
当研究人员问家长:“你们昨天有没有给孩子读书”时,他们像听到天方夜谭一样惊讶,然后咯咯地笑起来。参与调查的家庭中,只有10%的家长头一天和孩子说过话;3%给孩子读过书;70%的家庭有0~1本书。
中国农村什么都有,安全,家人的宠爱,什么都会给孩子,就是不知道怎么养孩子。
我婆婆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我两个孩子从来都没怎么管过。孩子不用管,一部分原因是孩子本身就懂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管。
婆婆曾告诉我,“别的孩子在家里都有专门的书桌,海平做作业就是在我们那货摊上支了个板子。那年高考的时候,你姐姐怪我不知道给海平准备些好吃的,还是姐姐给准备做了一些好饭。去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也没去送,也不懂得给孩子打个电话。就是一个劲地在家里干着急。海平去了学校后,一个月里我不知道哭了几次。想的哇。”
留守儿童是留守老人在帮忙看着,父母不管孩子。梁鸿在著作《中国在梁庄》中记录了芝婶的一番话:
“咱们这村里几乎家家都是这样,全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都在养孙儿。六七十岁的老两口又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村里上小学、初中的孩子,没几个学习好的,在校不好好学,回家没人管。一放假就跑到爹妈打工的地方去,住到那儿,也是啥也不学,光看电视,爹妈光知道稀罕。”
“现在虽然出门打工致富,但是小孩教育成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更低,年轻娃儿们都出门跑,不管自己娃们,爷奶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那数学题谁啥门儿(没办法)。再好的社会都有一定的弊病。这就是一个弊病。”
四、带孩子一起离开农村,所有的优势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
婆婆说自己从来都没管过孩子,可是她一直在孩子身边,等有机会去城里之后,很快又把孩子接到了身边。带着孩子一起离开农村,真是一个太正确的决定。
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农民也可以离开土地找别的出路。于是婆婆一家人就和亲戚一起,去了城里。
在农村生活了三十多年,离开对于婆婆来说非常痛苦。在离开农村三十多年后,婆婆还在想着她当时留在农村的那一捆麻绳,那个装满东西的柜子,还有不得不卖掉的小牛。
他们去城里摆摊卖水果,夏天内蒙的紫外线特别强,几天下来,人晒得只有眼球是白的。这还没什么,最受苦的是冬天,冬天又长又冷,风还很硬。婆婆的小拇指冻得比大拇指还要粗,脚肿得疼得走不了路,晚上鞋子也脱不下来,太肿了。第二天还得把好不容易脱下的鞋忍着疼再穿回去。
婆婆经常说他们是受苦人,这份苦让他们的孩子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和他们一起卖货的,有一个本地人是卖朝鲜小菜的。一起卖货的时候会聊聊家里的情况,当说起孩子还在老家上学的时候,那人说为啥不把孩子接过来。
婆婆说也想接上来,可不知道接过来去哪里上学。那人刚好有亲戚在当地初中,于是就托关系让我家娃爸进了城里初中。娃爸学习还可以,考上他们的最好的高中,成绩一直是前几名,后来又到北京上了不错的大学。
农村教育什么都缺,缺钱,缺老师,缺学生,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上来说,所有的优势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
纪录片《城市梦》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王天成是70岁的脑梗患者,妻子癌症晚期,儿子是没有右手的残疾人,他们唯一的开心果是正读初中的孙女萍萍。萍萍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抱过来一起和他们摆摊。
“一家人留在城里,萍萍成为武汉人”是全家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一家人跟哪吒似的,上演着“我命由我不由天”,把城管折腾得够呛。
回想起当初来武汉的情景,王兆阳说武汉虽然很大,但你只要肯吃苦,就能讨生活。为了生存,他父亲与城管斗了14年,“就是想为我们后辈找一个稳定饭碗,这是我们最初的城市梦。”“有了安定的生活,我们的城市梦就变成了女儿能在武汉读大学。如今,我们希望女儿能在武汉上班,再在武汉找个婆家安家。”
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5%,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下降。在我们国家,踏实种地的是种植大户,不种地的农民会选择将土地使用权流转,收一些流转费。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之后,其实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农民,就像纪录片《中国粮》一样。
我们国家未来的工作机会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可能都回到农村,他们的孩子绝大部分早晚也将成为城市人口。
五、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当这个问题出现时,答案明朗起来
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我国的一个独特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户籍制度。很多人去城市打工,孩子的户籍、社保、教育却和城市无缘。
如今,中国很多城市已经或者将要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不知道别的大城市是怎样的,北京依旧是铁板一块。
所以,当遇到孩子上学问题的时候,京漂们犹豫了。不论是打工的还是办企业的,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十多年,那个关于留与走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直到面对孩子的教育,许多人就真的走了。
正如梁建章所说:“现在大城市采取了‘赶人’的政策,主要手段就是限制外来人口小孩的入学。”
1. 存折上的350块
孩子上小学时,老师在班级群里通知,让家长办一张邮政储蓄卡,为的是给孩子办保险。我和娃爸都很高兴,因为这会解决一个大麻烦。我娃的保险在老家上着,以前孩子生病需要报销的时候,总得麻烦孩子的姑姑。几次报销下来,觉得太不值当了,报销的手续繁琐,加上办事人员的故意刁难,心力体力上消耗太多,那一点点的报销费实在是不值一提。
所以,当想到孩子终于可以在北京上保险了,就算是排了两天的队,心里也是开心的。我填完了表,往存折里存入了350块钱(凑了个整数)。
可等我要给孩子注册社保账号的时候,我遇到了障碍。问了老师,这才知道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工作居住证,孩子是不能在北京上社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一次落了下来了,砸得我透心凉。
这个折子又有什么用呢?既然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我就把折子以一个理由给了孩子。孩子拿着折子反复地看,他高兴坏了,甚至想在出去玩的时候也把折子带上。他告诉他所有的朋友,他有存折了,还有350块钱。只有我们知道这350块是怎么回事。
这次社保的糟心事让我又生气又无奈。想到将来一定还会为户口这事焦虑,就不免有些灰心。
在北京,很多孩子上学都被卡在了户口上。为了绕过户口这个卡口,有人不走高考这条路,直接留学出国;
有家长在天津买房落户,为的是孩子在天津上学的时候,离北京近一些;
还有人干脆初中就让孩子回老家上学,自己也辞掉工作跟着回老家。当时觉得这些人好傻,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在北京十几年的打拼。当我和这个困难打交道的时候,我开始犹豫了。
我在想为什么还要留在北京呢?
2. 从三十楼看下去,就变得很好看
电影《除暴》里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位姑娘想去寻死,可是去了好几次高台,都没死成。她说了这么一句话:
同一个地方,从三楼看下去,满地是垃圾,从三十楼看下去,就变得很好看。我每次坐在儿,就舍不得死掉。
北京就像是当初农民不舍得离开的农村一样。如果孩子的教育受阻,我一定会像婆婆一样决绝,舍去之前积累的一切,去另外一个城市。北京的开阔视野,丰富的活动在这几年好好利用起来吧。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想伤感,其实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呢?何况马还没失呢。
参考资料:
罗斯高: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一席
梁建章:如何破解农村教育的“罗斯高难题”,财新网
孙不熟:全国户籍大松绑!这些城市将开启虹吸效应,观察者网
陈为军:漫长的告别,南方人物周刊
梁鸿:中国在梁庄,中信出版社
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张彤禾:打工女孩,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作者: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