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头脑正常的人会为一种根本不存在的商品做广告?然而荒唐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了苏联。从鸡肉酱到热风淋浴房,再到双层马桶座圈,位于爱沙尼亚的 Eesti Reklaamfilm公司(ERF)为各种商品拍摄了6000多支广告,这些广告真真假假,可谓虚实难辨。

无中生有的鸡肉泥广告

在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广告就是要体现产品的优点,吸引人们购买。但当时苏联的整体社会缺乏竞争,广告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目的和作用。

根据澳大利亚杂志《史密斯杂志》(Smith Journal)的说法:“它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将一种富足的假象遮掩早已习惯了物资匮乏的社会。”

广告公司背后的决策者

这一离奇社会现象的关键人物是ERF的创始人皮杜 奥加马(Peedu Ojamaa),他曾经为苏联官僚制作各种宣传影片。

青年时代的奥加马

1966年,当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推动工业转向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生产时,奥加马嗅到了一个新的机遇。

莫斯科荒唐地下令所有苏联国企必须将收入的1%投入到广告宣传,但ERF和苏联国企们并没有像市场经济中的客户和广告公司那样合作。

ERF的创意人员可以制作国企想要的任何广告,当苏联领导评论这些广告时,每个人都假装这些广告拍得很棒。但基本上,没有人关心广告拍了什么。

毕竟,如果这些产品是真的,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在这个商品短缺的社会里被快速销售完。如果广告是在推销“影子产品”,那也无所谓,因为商店里总是买不到也很正常。

商业广告的泛滥

“莫斯科人”汽车广告

显然,这对ERF来说是天赐良机。凭借其在广告领域的垄断地位,ERF在第一年就制作了130个广告。

为了将企业的预算花完,还制造了许多昂贵的场景。例如苏联制造的汽车在巴黎的街道上蜿蜒穿行;爱沙尼亚演员远赴中亚撒马尔罕的巴扎,只是为了拍吃葡萄;如果广告导演喜欢滑雪,他们甚至去滑雪场拍酸奶广告,然后在那里玩几天。

对于苏联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着将1%的预算投入到他们根本不了解的新媒体上的压力。例如,一些构思出的产品根本不在苏联的生产计划内,如何为它做广告?ERF的解决方案是在不展示产品的情况下制作一个“看起来很有趣味性的广告”。

苏联公众的娱乐节目

对于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下的苏联民众而言,商业广告会令人很不解。在他们看来,如果商品质量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做广告呢?

以至于全国的普遍共识是,广告销售的产品一定很劣质。高质量的产品将很快就从货架上消失,囤积居奇。

另一方面,这些广告本身却非常受欢迎。不像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会在广告间隙休息一下,苏联观众会非常期待欣赏这些广告。

带有软色情的企鹅冰激凌广告

每周六下午,家家户户都在等着看他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 20分钟的广告联播。这些有趣的广告让观众暂时忘却了排队长达两公里的加油站和商店空空如也的货架,将他们带入了一个鸟语花香、如梦如幻的世界。

苏联广告完全忽视了销售产品或针对面向消费者的本质,因此广告本身变成了一种娱乐产品。

获得国际认可的“广告”

ERF惊人的作品逐渐吸引了国际关注,1985年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并因为一支关于节能的广告获得了铜狮奖。只不过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国内没人关注节能问题。

随着苏联解体,计划经济崩溃,ERF无限的财源戛然而止。1992年,这家广告公司因无法应对激进的自由市场而申请破产。

一部关于奥加马的纪录片

回顾历史,在苏联时代拍摄的近6000部商业广告中,只有大约300部被保存了下来。ERF的广告片段被运用到了好莱坞电影《波拉特》中。

这些广告如同“腐朽钢筋表面的油漆”。如果没有这些广告,没有人会真的相信有如此离奇的历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