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民杨女士的儿子今年22岁,前年从工作单位回到家中,已经快两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房间,每天吃喝穿,甚至个人卫生问题都得由父母料理。看着每天只会捧着手机躺在床上玩游戏的儿子,作为母亲,杨女士感到非常痛苦。

  22岁儿子打工返家

  两年足不出户

  拒绝沟通家人心疼无能为力

  

  一见到记者杨女士就哭了,她告诉记者自从儿子小林(化名)2019年7月辞职后回到家中,渐渐的就不再与他们沟通。快两年的时间,每天只会都捧着手机躺在床上。

  虽然一家三口都住在一起,但是儿子的吃喝全靠两位老人送进房间,儿子的作息时间也是颠倒的,就连说话沟通的次数,一年下来也屈指可数。

  不管父母做什么事情,22岁的小林,就是不予回应,也不跟他们沟通,每天就是捧着手机躺在床上。

  作为父亲的老林(化名)曾经也想采取强力的手段,硬把儿子拖出房门,但每次都会引发更激烈的冲突,房门的玻璃不知被打碎了多少块,最终父母只得向儿子屈服,任凭儿子小林每天躺在床上玩着手机,这样的生活状态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情况真的像小林父母说的这么严重吗?记者在小林母亲的带领下,尝试着进入了小林的房间。对于突然到来的我们,小林并没有出现激动的神情,反而显得很平静。

  

  - 2 -

  22岁小伙坦露心声

  家人压力“搞坏”心态

  选择逃避“自我隔离”

  家人反省环境影响

  专家判断符合手机障碍症

  一进入小林的房间里,窗帘24小时拉着,几乎没有光线,只有手机屏幕反射的光源照在小林的脸上。

  房间里一共有两台手机,一台放在床上充电,一台小林拿着窝在床头,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屏幕。

  记者注意到,小林的头发已经齐肩,家长说一年多没理发了。记者的到来,小林并没有表现出想象当中的对抗情绪,反而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小林虽然嘴上在回答着记者的问题,但是眼睛始终盯着手机屏幕,显出一副不愿沟通的状态。记者尝试着与小林聊心事,没想到,对于自己这一年多的“不正常”,父母的“痛苦”和焦急反而他早就料到了。

  小林:他们痛苦,我更痛苦。

  记者:你感到痛苦,是什么原因,可以先跟我说一下不?我解决不了,也可以想办法来帮你解决不。

  小林:你们解决不了,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没问题,但是就有人影响到我了,有人疯狂搞我心态。

  小林对于记者并没有反感,反而向记者倾诉起来。

  听得出来,小林之所以一年多的时间足不出户,捧着手机,似乎是在逃避自己的父亲。对于这种结果,小林的父母开始“反省”起来。

  小林跟许多孩子一样,12岁母亲就出外打工,读完技校自己也步入了社会,辗转换了几份工作。

  或许是面临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让他选择了“逃避”,用“手机”和游戏来代替自己的生活,家人之间的沟通用微信,解闷选择手机游戏,不知不觉间患上了“手机障碍”症。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周旭辉:

  手机、游戏已经导致他社会隔离,出现了一些功能障碍,导致了他不能够正常的生活工作,时间超过了一年以上,这基本上符合了手机游戏障碍的一个标准。

  - 3 -

  谨防游戏设计“心理陷阱”

  青少年“游戏障碍”发病率10%

  症状或带入成年

  其实,手机成瘾,游戏障碍早在2018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成瘾性疾患”,它的病症在于行为模式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且持续了至少12个月。

  周旭辉主任发现,现在到医院咨询应诊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不少孩子都出现了“游戏障碍”病症。但是很多家长认为连续玩手机、玩游戏超过了12个小时,就能判断孩子得了“游戏障碍”疾病,其实不然。

  周旭辉主任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不光是孩子,还有很多青年人甚至是老人,都有可能患上了“游戏障碍”而不自知。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周旭辉:

  我们的游戏市场规模很大了,在游戏领域投入大量的研究资金,一些专业人士在游戏里面会植入很多心理学上的心理陷阱,这样游戏玩家一玩就停不下来,就忘不掉,忘不掉就是上瘾的一个开始。

  《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指出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308亿元,而游戏产业用户规模已经达到6.4亿,2020年超过6.5亿。而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游戏障碍”发病率在10%,如果以游戏产业用户规模推算,“游戏障碍”的患者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无论你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当发现身边人有“手机成瘾,游戏障碍”病症时,避免“唠叨”,采取“共情”的方式,是可以让家人摆脱“游戏障碍”病症的。

  来源:长沙晚报

  延伸阅读

  15岁男孩休学两个月 不出门持续玩网游

  46岁的张秀琴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给儿子把早饭和中饭做好,来不及化妆,便拎着包下楼,从巴山车管所挤上公交车乘车40分钟,匆匆赶往办公室。晚上7点半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又是给儿子做晚饭。

  儿子李小雨(化名)15岁了,本该在学校念初三,他却休学在家玩电脑。

  张秀琴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两年。11月13日晚,儿子又摔门不和她搭话,"我宁愿他对我大吼大叫,也不愿他在家里这样安安静静。"

  他的现状 迷上网络休学在家

  “我不知道该怎么救他?”当晚,重庆晚报记者与张秀琴聊到其儿子小雨,她一直沉着脸,紧锁眉头。张秀琴头发披在身后,显得有些凌乱;灯光下,能看见她额头有丝丝白发,眼皮有些浮肿。

  张秀琴说,她是万州人,2006年9月来主城工作,那时小雨在万州上小学三年级。2009年小雨小学毕业,张秀琴才把儿子接到主城念书。

  “我要是陪在他身边,多注意一下他的变化,他今天也不会这样。”说起儿子的变化,张秀琴有些悔恨,来主城工作后,一直较忙,对儿子也疏于关心。直到小雨来主城念初一,才发现他迷上了网络游戏。

  张秀琴说,小雨有时候晚上玩得比较晚,游戏没有尽兴,就不想去上学,“哄哄他,顺着他的意思来,他隔几天又去上学了”,班主任都到家好几次,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好好上学,不要旷课。2010年下学期期末,小雨乾脆不去学校,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没有办法,就只好休学。”

  他的表现 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张秀琴住在巴山车队附近的公寓楼,房间两室一厅,客厅很小,一张黄色的沙发仅能坐下三人,沙发对面是一张两人吃饭的小饭桌。两间卧室门都开着,“一间是我的,一间是儿子的”,张秀琴说,房子只有她和儿子住,小雨的父亲陈明在万州。

  透过客厅,重庆晚报记者看到小雨正在妈妈卧室里玩电脑,他蘑菇头发型,穿着蓝色T恤,红色的球裤,背影看去有些胖。

  “小雨,妈妈的朋友来家玩了”,张秀琴站在卧室门前对儿子说道。小雨没有回答妈妈,只是用右手遮住自己的额头,大约过了5分钟,侧着身子,用右手遮挡着脸,急匆匆地走出来,很快又回到自己卧室,然后把门关上。

  “他这两年都这样”,张秀琴早已习惯,她说,每次朋友来家,就算是以前见过的阿姨,他也不会搭理。

  张秀琴回忆,自从儿子离开学校后,更是沉迷于网络。“玩游戏也不可怕”,但是张秀琴渐渐发现儿子性格有些自闭。“就算是晴朗的天气,他也要把家里所有的窗户都关上,窗帘拉上,整天把自己封闭在黑暗的空间里,自己一个人玩暴力游戏,看虚幻小说”。

  “他也从不和我说话”,张秀琴说,儿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完厕所回到卧室便开始玩电脑,做好饭喊他吃,他就来吃,吃完又回卧室,把门关上。

  张秀琴曾经“把电脑弄坏了”,但没有电脑,儿子就看电视,玩手机,照样不出门,不说话。

  他的生活 饿着也不下楼吃饭

  张秀琴说,自己有时候要出差,就在前一晚煮上一锅饭,炒够儿子吃上两三天的菜放在冰箱里,“他不出门,就是饿着也不愿意下楼吃饭”。

  张秀琴掐算,儿子最近一次出门还是中秋节那天。“到现在已经62天了,老家来客人了,当时想办法才把他哄出来剪了个头。”张秀琴说,其实,儿子小时候很乖也很活泼,是家里的开心果。

  张秀琴说,今年中秋后,儿子没有出家门半步,“他和以前的同学都断了联系。”

  张秀琴的好朋友、也是看着小雨长大的李倩说,她来看过小雨很多次,可是他没有理过她,像不认识的人一样,“以前他话很多,也爱和我儿子一起打闹。”

  楼下开饭馆的刘婆婆更是有些无奈,“他妈妈有时候比较忙,出差时间长,事先给我们说过,到时间把饭给孩子送到楼上去”,但是每次店里的伙计把饭送上去,怎么敲门都没有开。

  他的父母 对儿子现状很自责

  看着儿子一天天孤僻下去,张秀琴去年2月将儿子送去某成长营戒网瘾。

  “在训练营呆了几个月,他很懂事,常给我们写信”,张秀琴说,可是从训练营回来,儿子没过几天又开始玩游戏,不出门。对于儿子变化的原因,张秀琴说,应该和家庭有关。除了她工作忙,对儿子照顾不够,还有丈夫爱喝酒,喝完酒回家就爱冲人大吼……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每周末从万州赶来主城看儿子的陈明说,“他的变化,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陈明哽咽着说,小雨在万州念书的时候,他只顾挣钱,应酬工作,儿子几点吃的饭、吃的什么,几点睡的觉他都不知道,甚至儿子期末考试成绩都没有过问。

  小雨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母亲,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工作而生,从我出生到现在,我所看到的母亲都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妈妈为了我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必再像她小时候一样走好几公里的山路去学校上学,午饭就只有咸菜和白饭。她下定决心辞掉工作,离开我和爸爸孤身一人前往重庆打工。

  当妈妈离开家后,我才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多么重要,没有妈妈,我的书包没人清理了,饭也没有以前好吃了。当我一个人在家时,也没有人陪我,从而我只能依靠电脑,用玩游戏来缓解心中的恐惧。家中少了妈妈的唠叨声也冷清了许多,往往只有电视机中的声音回荡在房间。如果能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想用尽全身解数来回报妈妈……

  您最爱的儿子

  2010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