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早点的咖啡馆,电话缴费厅,到过马路的街头,有人的地方就有了队。
这是一种行走方式,也是种默契,如同列队行进的蚂蚁,人们自觉习惯这么干。



“在英国任一地点出现了两个人,这两人也得排队。即便是公交站台的唯一乘客,他也会自动排在首位,后来者跟上,无需引导,自成一列。”
没有谁比英国人更懂排队,《卫报》编辑Morwenna Ferrier惊讶于英国人天然的排队基因。保持社交距离,一前一后的分寸感让他们养成了这样的聚集模式。


我是英国人,我知道怎么排队
2017年,Ed Sheeran伦敦O2 Arena演唱会门票线下开售。
全国各地的歌迷蜂拥而至,只为争取到可容纳2万人体育馆的最佳位置。
成千上万人在短时间内自动排列,甚至在没有安保的指导下,超出围栏的部分依然形成分明有效的队伍。

“功利、斗争、自私性在这一刻全然摒弃,人们自发形成高效运转的大型机器,如同攻无不克的马其顿方阵在文明时代重现金身。”
伦敦摄影记者Andrew Last记录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岂料戏剧性的是,门票售罄后队列依然坚守了许久。人们似乎习惯了等待僵持的酸楚,却对随机产生的变化缺少变通。

作为网球运动中历史最长,最具声望的温网公开赛,排队购票传统成为了温网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于互联网高速发达的如今,只有温网还严格遵守着20世纪初的购票方式。

温网排队购票形成了一套专业化流程。露营区为全球各地的彻夜蹲守的球迷提供了场地,排队卡一人一票无法转让,茶点、报纸皆有供应,但在进场过程中有专人提醒,不能超过规定时间自由活动。

“没有在骄阳底下暴晒十几个小时,就不配进入温网赛场。”
呼吁线上购票只是少部分外宾,排队购票进场成为温网观赛必不可少的仪式,人们自豪地向全世界分享这张名片。

据《镜报》的一项研究表明,英国人民每年排队高达3.33亿小时。每人每月至少花半小时在队伍中,相当于一生中存在52个排队工作日。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SWISS)将这种英国式排队比喻为滑雪道的奇观:滑雪者习惯保持距离前行不至于阻塞道路,显然当地人天然掌握了这种技巧。

英国人花费52天在排队上——仅仅为了超市,邮局和夜店?
如果人们不按直线排列,六分之一的人会感到焦虑。这就好比把52天凭空抽去,很多人根本没别的想法,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好比无头苍蝇。
还是按规矩办事稳当。

排在长队后面往往让人焦躁,然而英国人不这么认为。69%的民众最烦插队的人,没有及时前进的挫败感只占34%。

而在2000人的一项调查统计中,“在队伍中捣乱”甚至超过随地吐痰,拒绝倾听等行为,成为最招人厌行为TOP1。
即使是沉默寡言的英国绅士,也会在任何捣蛋的排队者面前跳脚。这是有违公序良俗的不端行为,谁敢不遵守就是和全体同胞作对。

跳队,吐痰,不善倾听:调查显示那些真正让人愤怒的行为

排队往往是等候者众多,办事效率低下的体现。然而当地人并不认为等待是件坏事,相反他们享受这片段的闲暇时光。板凳、茶杯可以在队伍中出现,漫不经心的搭话为传统社交创造了条件。

正如塞缪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所言“开始是等待,后来我发现等待成了一种习惯”。
比起大街上唐突而刻意的搭讪,在队伍里无意间聊聊天气更容易走心,英国人享受排队带来的收益。

不少餐厅仍然坚持现场排队的经营模式。
英国商业市场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Spuntino餐厅老板Russell Norman告诉《卫报》,几年前他曾尝试过预订餐位的形式,空空的雅间和无法进入的等候人群形成了一种不安的氛围,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自从他取消了预订环节,更多的路人自然涌入,餐厅在街区打响了名声。

“传统的英式排队形成了良好的社交氛围:你与其他的商人聊着天,共饮我们提供的酒水,不久侍从准备好了餐桌,你轻松而愉快地到达了目的地。”
Norman满意看到这样的场景,以至于后来他直接把地下室餐厅改造成等候室,尽可能完善排队服务。

社会历史学家Joe Moran博士表示,英国排队传统可追溯自工业革命时代,有序的排队是19世纪初期的一种既定的社会形式。到了二战时期,英国政府实行粮食配给制度,当时的民众必须排队领取口粮,排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正如所有传统终将面临挑战一样,TripAdvisor统计发现,Z世代英国年轻人对排队的热爱正急剧下降。
18至24岁的英国人插队的情况是婴儿潮一代的两倍,并且他们对秩序的混乱更加包容,对等候的时间则减少了容忍。

英国Z世代插队的可能性是婴儿潮一代的2倍
“我们很忙,没工夫用陈旧的方式消耗宝贵的时间。说英国人爱排队如同美国人都戴牛仔帽一样荒谬。”
用户Hayley Coleman在TripAdvisor的报道中留下这样的评论,在更高更快的互联网时代,排队如同守旧派的滞后的习惯。

排队,没人有时间干那个
“并不是真正的公平竞争观念在推动着人们,而是大家习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果英国人能够避免排队,他们将像其他所有人一样。”
对此,Joe Moran博士这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