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开幕式上宣读一份报告。
我们《夜话中南海》专栏本周一播讲的《福建“老领导”对习近平恩同再造》一文中,已经向听众和读者历数了中共建政以来,陆续担任过福建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数十人里,先后有十位日后晋升为副国级和正国级。其中有四位,曾经在2007 至2012年的五年时间里是同届的政治局常委的政治局委员,分别是: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以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全国人大第一副委员长王兆国。其中,习近平之外的三个人比习近平早五年就进入了十六届中央政治局或者政治局常委会,在讨论谁最适合成为胡锦涛党总书记接班人的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 ,正是他们这三个同时代的“福建帮”成员,成为当年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里协助曾庆红力推习近平,暗压李克强的“主力军。所以笔者在数年前即已经在相关分析文章中强调了,不但“贾庆林坚信习近平不会恩将仇报“,习近平更是会牢牢记得贺国强曾对他恩重如山。如果说贾庆林是习近平在福建的第二个政治伯乐的话,那么贺国强不但在福建任职时即已经是习近平的政治知己,更重要的是,在“比选”胡锦涛接班人的过程中,贺国强为习近平的最终出线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在与习近平同时代出生的中共地方党政一把手中,也有像习近平一样,从基层官级甚至更低一级的任内一步一个脚印攀升上来的。最引人注目的李克强,虽然不是从地方基层一步步提拔起来的,但他从团中央副职至团中央一把手的履历与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完全一样;离开团中央后,也被胡锦涛等人苦心克隆成为胡锦涛第二,安排到不同省份担任行政一把手和党的一把手进行政治热身。换句话说,当年无论是胡锦涛的本意,还是胡锦涛手下具体操作人员揣测圣上内心本意之后的苦心设计,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共十七大之前那几年,对李克强的工作安排实在是有克隆胡锦涛之嫌。难怪当时的李克强面对外界称呼他小胡锦涛时,从来都是抱以会意的微笑。
但是,至少是习近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离开中央军委常务会议主持人政治秘书位置时肯定也不曾想到的是,他这个中央军委常务会议主持人和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政治秘书,将近三年的政治资历,给他三十年后进入中央最高领导层的被比选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十七大召开之前,中共内部传出的消息说,当时的党政一把手接班培养对象已经被缩小至习近平、李克强、汪洋和李源潮四人之间。党内争议即开始浮现,焦点就是谁最有资格成为胡锦涛接班人。在此之前,李克强被尝试克隆为小胡锦涛的过程被党内外人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在讨论谁是胡锦涛接班人最佳人选的一开始,就已经不是在讨论上述四人谁更适合接班总书记的班,而是李克强是否胜任总书记接班人选。如果认为他不胜任,就必须有过硬的理由说明其他三人中,有一个人明显胜过他李克强。
就在这一时刻,即使是我们本专栏播讲的上篇文章中介绍过的那场“党内民主推荐会”上的推荐票计票结果确实是习近平得票比李克强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应该也不是这个原因。因为中共政权自从实行了党内选举无记名投票制之后,还从来没有实行过凭得票多少决定当选者的,所谓工作分工中的职位高低和权力大小。
所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恰恰是习近平在十七届一中全会召开之后,被官方重新公布出的简历中突出说明的,过去在担任省级领导,甚至是在十七大召开前七个月被突然任命为上海市委书记时,对外公布简历时都没有提及的,他当年以“现任役军人”身份担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秘书的三年经历。
习近平和李克强(AFP)
有兴趣的读者和听众可以上网输入“习近平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几个字,即可调出中国大陆境内一众媒体2007年3月25日刊登出的相关报道。报道中附带的“习近平同志简历”中,无一提及他曾经的“现役军人”身份。而在此之前,关于习近平曾经的“现役军人”身份最早是被笔者与何频先生合著的《中共太子党》一书公诸于世的。该书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发行的第一版内容中,即详细介绍了习近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给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飙担任秘书的经历。
2007年,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某次会议上“比选”党总书记接班人预备人选的关键时刻,主持中央组织工作,也是受命协助曾庆红具体主持十七届中央领导层新任候选人整体出炉过程的贺国强的意见,转移了全体与会者的注意力。大致意思就是,除了其他方面的过硬条件,习近平同志三年现役军人的资历将对他未来担任党的第一把手,自然也是军委一把手的工作十分有利。于是,全体与会者的态度简直就可以用“如梦方醒”四个字来形容......。
在习近平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统一审定、重新发布的习近平简历中,特别彰显了他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担任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国防部长耿飚秘书的资历是现役军人身份。
十七大前,习近平被刻意安排为上海市委书记时,中共党的喉舌受权发表的新闻稿中,曾突出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贺国强在上海市党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这次上海市委书记的配备,是从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上海市的特殊地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精神,经过认真比选、反复酝酿、慎重研究决定的。
事后,已经有中央党校的教授在接受外界采访时分析道:"比选"是中共人事决策过程中的惯例,"大凡都有几个候选人,由党委讨论研究集体决定,但在公开场合提比选,还是比较罕见。"而据笔者所查阅的公开资料,过去所有的中共省级一把手的任命过程中,无论是贺国强本人还是中组部某位副部长前往宣布,公开报道中从未用过"比选"两个字,包括贺国强在上海宣布完习近平的任职,随即前往天津市宣布张高丽的任命,也没有使用"比选"两个字。
可见此时,贺国强已经是在代表中央对党内外暗示,习近平已经在党内“比选”过程中成功出线,把其他人,特别是李克强“比”下去了。
数年前,贺国强家族腐败的“政治谣言”满天飞的时候,笔者即为本专栏撰写了《贺国强坚信习近平不会对他忘恩负义》一文。文章的结论就是,仅凭贺国强2007年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里以中央组织部长身份,为习近平的出线起到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即使外界所报道的贺国强“家族贪腐”内容全都属实,习近平也不会对他贺国强忘恩负义。
就在这篇《贺国强坚信习近平不会对他忘恩负义》在我们《夜话中南海》专栏刊登和播出不久,有热心的读者朋友电邮来一个笔者此前从未听说的,足以说明贺国强之于习近平的“政治成长”是多么重要的故事。故事的大背景是:1996年,贾庆林被江泽民利用总书记职权调到北京当市长,准备在十五大上接班北京市委书记职务并进入中央政治局的同时,时任福建省长陈明义就地晋升福建省委书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没有被递升,接替陈明义省长职务的是时任化工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贺国强。
习近平(左)和贺国强。(Public Domain)
这位贺国强比习近平正好年长十岁,是1966年毕业的正经大学毕业生,调福建成为正省部级干部之前,即已经担任了长达十年时间的副省部级地方和中央部委职务,空降福建并排名习近平之前,当时只有三年副省部级任职资历的习近平当然无话可说。所以自贺国强进入福建省委大楼的那天起,习近平即对他尊重有嘉。一来二去,习近平与贺国强的关系要比与省委书记陈明义的关系亲密许多。
贺国强当年入读的大学是北京化工学院,专业是该校无机化工系的无机物工学专业。而自称是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毕业生的习近平,在言谈间不止一次用各自曾经的大学专业打比方,形容他们在福建省工作上的相辅相成。而贺国强打心底里应该是看不起工农兵学员的,但出于对习近平个人的看重,还是很委婉地提醒他要“补上学历不足这一课”。
1997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福建方面提名的两个中央候补委员,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兼厦门市委书记石兆彬和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双双当选。不过,习近平是按得票多少排序的151名当选者中的最后一名,感觉很没有面子。
15大开过之后,习近平和贺国强相约一起去看望刚刚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老首长”贾庆林。言谈间,习近平透露出受邓小平儿子邓朴方“政治牵连”的委屈。贾庆林和贺国强都鼓励他,要继续用自己坚持在基层工作的成绩证明自己不是靠“家庭背景”,而是全凭个人努力……。
回到福建之后,贺国强又适时提醒他习近平,要“补上学历不足这一课”。贺国强特别忠告他,“文革”中没有高考,凭推荐上大学是“时代的产物”,并不是哪个当时被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自己不愿意凭考试进校门。但是确实,有些工农兵学员在恢复高考之后就抓紧给自己“补课”了。
贺国强特别给他习近平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和习近平一样以省委副书记身份成为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的卢展功和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李源潮,说这两个人在文革中都是工农兵大学生,但恢复高考之后又都参加了高考,再学习四年后拿到学士学位。
贺国强也还特别提醒他习近平,不要在学历上被自己的同龄人比下去了。
2021年3月4日,中国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政协主席汪洋在会上发表政协常委工作报告。(法新社)
贺国强所说的“同龄人”,除了李源潮和卢展功,也还有当时已经先后官至副省部级和正省部级的五十年代出生的李克强、汪洋等人。赶在十五大召开之前,如上人中的李源潮已经在持有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又通过参加“在职学习”先后拿到了一张硕士文凭和一张博士文凭。李克强则是在北大法学学士文凭的基础上,又通过“不脱产学习”拿到了北大的经济学博士文凭。汪洋虽然连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普通班”学历都没有,但在担任安徽省副省长期间,居然通过“在职学习”弄到了一张中国科技大学的工学硕士文凭。就连当时的青海省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出身的赵乐际,也都混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班”里了…….。
被贺国强再次点拨之后,私下里核对了如上人等的“高学历”之后,习近平这才有了“学历上不如人”的危机之感。下一步发生的故事,留待本专栏的下篇文章里继续介绍 。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