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李翰祥创办的“国联”宣告破产,负债累累的他重回香港,以图东山再起。离港八年,香港影坛日新月异,早变成了武侠的天下,各个摄影棚里每天都是刀光剑影。李翰祥最拿手的黄梅调那会儿已无人问津。被逼绝境的李大导演只得另辟蹊径,在传统黄梅调的美学基础上,将喜剧与情色两种元素糅合进来,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于是一股新的浪潮在香港影坛掀起,这便是李翰祥的“风月”电影。

李导演的风月片和后来以王晶为代表的三j片完全是两回事。风月片只重其意不重其形。李翰祥侧重的是气氛的营造,外加巧妙的场面调度使观众沉醉其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冲击。

因为这点,李翰祥对女一号的选择显得格外挑剔。光有漂亮的脸蛋不行,还要讲究腰身风度。用李导演的话讲:举手投足间要有型有款,既边式又“帅”。



层层筛选下来,有资格成为李翰祥风月女郎的也不过寥寥几人。有人说李翰祥的风月女郎,都是依照他自己的老搭档香港影坛已故的绝世美人林黛的影子挑选出来的。

这话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这里先从有“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之称的风月女郎白小曼说起。

一、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白小曼

白小曼原名胡芮梅。艺名由李翰祥所起,共十九划,有上上大吉之意。“白”是李翰祥初次见白小曼时见她皮肤莹白如雪所想到的。

而“小曼”则是由徐志摩的老婆陆小曼而来,陆小曼宅心仁厚,义气热情,这同样也是导演对她的期许。



所有风月女郎中,白小曼跟李翰祥合作的次数并不多,仅一部《声色犬马》。这也是她留给香港影坛的唯一一部作品,电影公映之前,她便服毒自杀了,年仅19岁。

尽管如此,仍改变不了她风月女郎之首的地位。白小曼的美以及她演戏上的天赋都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当年《声色犬马》入围金马奖,白小曼作为新人盛装出席,一时风头无两,盖过了当时所有的一线女星。

多年后,李翰祥在回忆录中也花费了大量笔墨追忆自己这位干女儿,称她为“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不过相对于出身豪门贵族的林黛来说,白小曼的家庭环境要悲惨许多。

白小曼是李翰祥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时碰到的。当时一同进来五个人,白小曼和另外一名形同姐妹的女子,以及三个中年男子(事后才知道另外一名女子是白小曼的母亲,而那三名中年男子是嫖k)。

李翰祥并没有多想,一直在仔细打量从进门到坐下后的白小曼的一举一动。因为自己筹备的电影《声色犬马》连景都搭上了,就差一个女一号,而公司又强烈希望用新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立刻派人过去询问,愿不愿意拍电影,不愿意就算了,因为这事不能勉强。没想到白小曼很大方地跟导演点了点头,竟同意了。



当天下午便拉到了邵氏去试戏,惊艳全场。演完后全体鼓掌,都为李翰祥感到庆幸。

只是正式开拍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白小曼记不住台词。

第一天记不住,李翰祥还会在一旁提醒,以为她紧张。后来把剧本事先给了她,发现仍背不过。

这次李翰祥不再提醒了,板着脸让整个剧组停下来,一同等白小曼背词。短短几句台词,白小曼竟背了整整半天还没背过,最后急哭了。剧组人员过来对导演说,“她可能真的背不过,并不是偷懒没有背,白小曼今天是第一个来剧组的,一直背到了现在。”



李翰祥倍感惊讶,竟有记忆力这么差的。被逼无奈的白小曼只得跟导演坦白:自己有吃迷幻y的习惯。长年下来,大脑的损伤很大,记忆力严重衰退。

于是整部戏只能由导演在一旁提词,白小曼复述之余再把动作演好,如同唱双簧一样。

第二天看拷贝时,大家发现白小曼演的相当自然,丝毫没有旁人提醒的样子。而且镜头里的白小曼显得更美艳。白小曼惊人的演戏天赋让众人佩服不已。事后李翰祥说

如果是京剧团演员,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就是“祖师爷赏饭吃”。



拍《声色犬马》时,在李翰祥的劝说下,白小曼戒掉了吃迷幻y的习惯,一切生活慢慢地进入正轨。

白小曼与邵氏签约五年,是邵氏力捧的新星,前途无量。每个月都可从邵氏领取五千块。这在当时是笔巨款,李翰祥这样的一线大导,执导一部电影才挣几万块。

然而风尘女子从良,岂是一件容易事。白小曼始终跟之前的圈子脱离不了关系,她之前的生活太乱了。成名以后更加凸显出来,频繁的威胁敲诈,使白小曼近乎崩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曾在她的床头发现了四张扑克牌,都是老K,其中一张被她撕得粉碎。所以有人都猜测,她是被黑社会的人物逼死的。

二、潘金莲再世——胡锦

在众多风月女郎中,胡锦是与李翰祥合作时间最长的一位。李翰祥执导的每一部风月片,几乎都有胡锦的身影,或主角或配角。可谓是流水的风月女郎,铁打的胡锦。

在所有风月女郎中胡锦并不是最漂亮的,却是最妖艳的。尤其左唇下的一颗美人痣,让她看起来不仅风骚入骨更带一丝淫邪。



胡锦出生于中国台湾,是李翰祥赴台创办“国联”时签下的艺人,她自小便跟随母亲学习京剧,在腰身风度这块深受李翰祥的喜爱。只是“国联”在后期陷入了债务危机,并没有给她出演电影的机会。



1971年李翰祥返港时把胡锦也带到了香港,出演了李翰祥返港后的处女作《骗术奇谭》,此后胡锦正式进入香港影坛。

真正让胡锦成名的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执导的《大军阀》。胡锦当时是女二号,饰演偷情犯案的风骚寡嫂一角。在跟许冠文的对戏中,一颦一笑都透露着偷情女人的那股荡劲,把风骚寡嫂的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颇受好评。



成名后,胡锦签约了邵氏,主要戏约就是李翰祥的风月片。

胡锦也由配角荣升到主角,主演了李翰祥的《北地胭脂》《一乐也》《风流韵事》等一系列大作。

而让胡锦成为邵氏当家艳星的作品是李翰祥根据名著《金瓶梅》改编而来的《金瓶双艳》,胡锦饰演潘金莲。



《金瓶双艳》是李翰祥风月片的巅峰之作。李大导演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故作文艺,将潘金莲塑造成追求解放令人同情的悲惨女性形象。而是将计就计,认准潘金莲天生就是一个荡妇。

影片都在讲述西门庆与金、瓶二人的荒淫生活,更是将原著中的经典桥段“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的场景还原出来,利用巧妙的电影手法,让观众沉醉其中。把还是学生的文隽看得鼻血大喷,差点昏了过去。



胡锦也由潘金莲一角轰动了整个影坛。身为导演的李翰祥对胡锦的演技也表示了肯定,称

她的演出够放,也够荡,那股眼含秋水,骚在骨子里的样儿,的确是潘金莲再世。

不过这些都是胡锦高超演技后的结果,私底下的胡锦其实是一位大方爽朗,真诚可亲的好女人,没有一丝妖媚之感。

蔡澜在《红颜知己》一书中也曾说过

“她在电影中的性感也是造作出来的,本人非常端庄,私生活亦不放荡。”



胡锦拍电影一直坚持自己的底线,从来不会真脱,暴露的镜头都是替身在演,自己只负责作表情。所以即使在事业巅峰期,胡锦的绯闻也明显少于其他的艳星。

她一生只有过两段婚姻,第二段婚姻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九十年代初胡锦从台前转向了幕后,担任起电视制作人,后来与丈夫移居美国旧金山,安度晚年。胡锦算是善始善终的一位艳星。

三、不可复制的传奇——狄娜

狄娜并不是李翰祥挖掘捧红的,与李翰祥也仅作过一部作品《大军阀》。但她在风月女郎中的地位仍是无人替代,因为她是唯一一位在电影中全l的女星。

狄娜的美艳,追求者数量之多,荧幕前的大胆敬业,退出影坛后转型的成功,都是娱乐圈不可复制的一个传奇。



《大军阀》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的第一部风月电影。狄娜当时也在邵氏,是邵氏首屈一指的当红艳星,追求者之多空前绝后,据称可达千人。

上至当时泰国总理的弟弟,gucci的家族后人,意大利船业大亨,下至娱乐圈的广大同仁,都是拜倒在狄娜的裙下之臣。后来号称香江名嘴的黄霑,当时在狄娜面前也开始变得语无伦次,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李翰祥自然想到了让狄娜来饰演女一号,凭借往日的情义,狄娜一口答应下来。但拍摄过程中却出了问题。

原因是李翰祥由西洋采臣名画的香艳片段突发灵感,想让狄娜把臀部及一下露出来,侧卧在床,并回眸一笑。狄娜不肯,跑去化妆室不出来了。李翰祥也很生气“人家几百年前的东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后来由时任制片经理的蔡澜去说和,蔡澜当年仅二十多岁,无论江湖地位还是在公司的声望都跟狄娜没法比。只得去卖弄单纯和委屈,最后狄娜终于出来,完成了西洋名画里的镜头。



《大军阀》的成功将狄娜的美艳推向了巅峰,不过没过多久她便选择息影,退出了影坛。据说和李翰祥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

狄娜退出影坛后,她精彩的人生仿佛才刚刚开始。

她率先回到大陆,转攻大陆的航天事业,为内地机场建立起了导航系统。

七十年代后期,她还在美国为中美建交,促进双方文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参与人造卫星的业务。

如此大的剧情反转,令人有些始料不及。不得不承认狄娜真是风月女郎中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