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波兰民怨沸腾,所有的民意调查都显示,再不改变经济形势,95%以上的家庭都要面临生存危机。
从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政府上台后,推行市场经济开始的。
波兰是最早实施“休克疗法”的东欧国家,比俄罗斯还要早。这种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当时波兰最好的选择。
那个时候,波兰刚开始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正是这样的大胆举措,得以让波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堪称经济奇迹。
2006年,波兰被《商业周刊》誉为全球第一的最佳投资国家。
从1990年到2006年,波兰就完成华丽转身,并成功加入欧盟,把当初那个满目疮痍、支离破碎的波兰发展成如今的世界准发达国家。
如今,波兰2018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5424美元,远远超过众多东欧国家,而且已经迈入了准发达国家行列。
1.大刀阔斧改革时任副总统兼财政部长的巴尔采罗维奇,授意波兰团结工会政府,接受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萨克斯提出的经济“休克疗法”。这个被称作“巴尔采罗维奇纲领”指出,波兰经济必须从根本上做出体制变革。
1.改变所有制结构,将国营企业私有化。
2.建立完善国家财务制度。
3.改变国有银行体制。
4.开辟专用资金市场。
5.建立劳动力储备库,促进贸易自由化。
改革的目的就是将发达国家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扬光大,阻止恶意通货膨胀,从而实现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
1990年1月1日,新的改革方案正式启动。
此举不仅让波兰开启了欧洲经济转轨的的先河,还对其他观望中的东欧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华盛顿共识”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内在核心,成为主导东欧经济改革的重要思想。
“休克疗法”无疑是将波兰整个经济体系推倒重建,由此产生的痛苦在所难免。
1990--1991年,波兰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0%,还好痛苦的时间较为短暂,很快开始触底反弹。
1992年,波兰国内经济增长2.6%,成为东欧最早实现经济恢复增长的少数国家之一。相较于波兰,乌克兰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得以恢复。
两年后,波兰一跃成为首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转型前的国家,至今经久不衰,保持增长势头。人均GDP也从1990年的1547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6334美元。
2.成功三大因素
纵观波兰这只“欧洲正在腾飞的雄鹰”,可以看出其迅速成功转型主要有三大成因。
一、实行现实主义制度期间的波兰,先后三次做出重大经济改革调整。尤其是中间一次,曾提出突破传统计划经济框架,实行企业“独立自主、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方针,大胆引进市场机制,只不过这一计划,因为当时政治气候不允许而被迫夭折。
二、成功实施“休克疗法”,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扫清道路。消除短缺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减少价格扭曲,向国际市场迅速靠拢,使波兰经济快速且稳定地发展。
三、加快国企私有化进程,让私有经济发挥主力作用。与其他的东欧国家不同,波兰私有化非常彻底,不但有序推进,还能先从“小私有化”着手,将小型商业和服务业率先私有化,然后全面铺开,直至全国。波兰当局也没有将效益较好的企业留存,价高而估,反而是首批就将他们拍卖或者转让,实现私有化。
1990年波兰颁布《私有化法》并于1996年进行了修改,为经济私有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加速私有化推进,波兰当局专门成立国库部门来进行监督。换言之,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波兰经济体制。
这一举措使得国有企业从1990年的8453家减为2003年的1736家。GDP国有经济占比也从1990年的69.1%下降为2002年的26%。
私营经济的大显神通,填补了放弃计划经济后出现的空白。
同时在苏联控制波兰期间,波兰的土地就是私有制。当东欧国家推行农业私有化时,波兰农民已经完成私有农业的蜕变,并不存在农业改革的事情。
3.欧盟的作用当然,波兰经济成功转型和欧盟密不可分。
与德国接壤的波兰地处中东欧,所以与西欧国家接触较多。在1989年东欧巨变时,他们飞快恢复与西欧国家的经济联系,可谓左右逢源。
得到西欧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后,波兰有了质的飞跃。一度成为东欧国家最喜欢投资的去处。
恢复经济增长的波兰,开始积极筹划加入欧盟,期望能够完成转型后的华丽转身,尽快实现贸易扩展和资本引进,当然还有个小私心,借由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本国企业加快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缩短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差距,维护国内政治稳定。
所谓榜样的力量无穷,波兰看到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及希腊加入欧盟后的经济发展迅猛,也想奋起直追。
波兰从1993年到2004年,用了十一年蓄力,为加入欧盟做准备。
所以,按照欧盟专业要求改造出来的波兰,处处能够看到欧盟标记的影子。这也是在大多数原欧盟国家经济不景气时,波兰还能够长足稳步增加经济的关键之处。
1996年,波兰早于欧盟先加入了经合组织。因为加入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波兰增强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4.转型的代价在东欧几个转型成功的国家中,波兰的经济转型无疑是最杰出。
只是波兰起点太低,与欧盟其他15个成员国比较,人均GDP仅相当于人家的三分之一。加之经济转型期间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些因素都成为波兰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的拦路虎。再者,波兰加入欧盟,相当于二次经济转型,由此带来的压力需要漫长的过程消化分解。
经济转型初期,东欧国家普遍存在三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市场无所不能;私有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体制转变后西方援助会大量涌入,情况会立即变好。
所谓实践是最好的发言权,没有经历过就盲目下定论未免为时过早。后期事实证明,期望往往过于乐观。
经济转轨无疑要付出一定的社会成本,指望不付任何社会成本轻而易举获得转轨的社会收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以东欧国家私有化为例,他们更倾向于先出手效益好的企业,而效益较差的企业则无人问津,只能砸在政府手里,这对政府财政来说,无疑增添很多压力。因此,东欧各国面临不同程度上的公共财政危机,依附于政府财政的公共部门,如教育、文化、科研、卫生保健、公共交通及其他的公共服务部门均有不小影响。
这也是东欧国家频繁出现公共部门罢工事件的关键所在。改革成本分摊不均衡,势必会造成有人收益,有人受损的局面。
拿波兰来说,收益的是新生企业家、国有企业管理阶层、技术工人这类适应制度转变比较快的知识分子,而那些失业工人、退休员工、学徒和公共部门的小职员,就是受损者。
波兰因改革造成的两极分化空前严重,贫困阶层队伍扩大迅速,导致本来支持团结工会政府的基本群体失去信心。
因此,在1993年秋季举办的议会大选上,代表团结工会势力的党派失利,丢了政权沦为野派。对此,对此波兰报纸就曾评论说,这是团结工会政府实行“休克疗法”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目前,大多数东欧国家失业率节节攀升,基本都为两位数。马其顿失业率高达近45%,波兰还算好,但也高达17%,如此一来,社会保障体系岌岌可危。失业的民众不满情绪即将达到顶峰,社会不安定因素一触即发。
瓦文萨和团结工会
而波兰为加入欧盟,不惜支付昂贵的“达标”费用,政府开支空前庞大。首批5个中东欧国家总共需要支出1200亿欧元,欧盟补贴在这样的“巨款”面前,无疑杯水车薪。
当时反对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主要是农民为主,进口农产品价格过低,会对本国农产品市场有不小冲击。
再就是结构调整后,农民收入会断崖式下降,农业失业率居高不下。一旦将新入盟的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体系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可知问题。
但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对于波兰经济发展前景其实是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的。比如16年前的波兰,建筑单一且多为苏式样板楼,而如今却是充满华沙建筑风格,甚至还有德国地标建筑标准,材料和工艺都日趋成熟。
16年前的波兰拥有私家车还是梦想,而现在工薪家庭三分之二都有私家车代步。存款也比是全球平均数的两倍之多,并且以每年增长15%的速度递增。
波兰的变化放眼世界都是高效率且时间间隔短的国家。他的成功虽然也付出过惨痛代价。如,高失业率、银行倒闭、国有资产流失等,当时的做法放在现在或许很难理解,但对于当时来说,确是众多办法中唯一靠拢曙光的一条。
当时推行“休克疗法”的副总理巴尔采罗维奇,至今在波兰仍是个传奇人物。
他的经典语录:我觉得任何国家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改革路径——这就是教训。
波兰实行经济转型改革时间上虽然同俄罗斯差不多,但用时却远超俄罗斯。
当然,不得不说,波兰没有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即使波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之后,注定也只能是中低段位水平,根本无法继续晋级到高段位发达国家。
这也是波兰能够成功的原因,而俄罗斯却不能。
因为波兰永远不会成为西方的竞争对手,而俄罗斯却不行,同样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却落得一地鸡毛。
波兰休克了,有医生治疗输血;
而俄罗斯休克了,有路人等着他死,好器官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