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媒体报道,前段时间发生的“华为事件”还没有彻底平息,继默克尔明确表态不会出台对华为的禁令后,不少欧洲国家仍然在观望。从拜登上任以来还无暇顾及到国际上其他事务,所以这些国家不敢跨出第一步。与此同时,另一场有关中国设备的风波“同方事件”最近也在东欧各国扩散,且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

  

  俄罗斯媒体称,事情起源是东欧国家立陶宛在去年新建机场时候对外公开进行安检设备招标。按照招标内容完全是一项商业性质的合作,其中没有附加任何政治条款。多个国家参与了这项招标案,最终中国同方威视公司拿下了这个巨大订单,并准备进行立陶宛机场项目的安检设备安装等工作。

  

  按照俄媒的说法,同方威视的设备不管是在质量还是价格上,都要比同期的其他产品占有巨大优势,拿下订单是在意料之中的。但他们也敏锐的注意到中国竞标获胜方案下面紧跟的就是美国方案,所以按照立陶宛国内的政治立场来看,这起事件到最后可能还会有意外出现。但毕竟这是一场公开对外招标,有人并不相信政府会公然毁约,或者进行任何暗箱操作。

  

  不料就在同方威视拿下订单后不久,立陶宛政府和机场部门突然表示“国防委员会主席要求政府委员会介入,审查来自中国的投资是否符合立陶宛的国家安全利益”,这让很多人开始有不好的预感。果然在上个月,政府委员会得出结论宣称,同方威视的设备“可能收集乘客和行李数据”,所以不予通过招标,这次将会直接对该企业下禁令。

  

  这种结果让业内人士感觉非常可笑,因为机场安检设备并不是一项“机密技术”,把所有的设备检查一遍就可以确定里面是否有其他功能;况且把安检仪器再花费大量成本,加上“收集乘客数据”的设备,并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所以立陶宛政府的言论非常滑稽,而且这种操作是别有目的的,就是为了给后面竞标的美国公司便利。

  

  据悉,同方威视公司日前也作出回应,他们对立陶宛的突然毁约行为也非常愤怒,认为这“就是一场政治把戏”,且已经准备好了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华尔街日报》去年下半年的报道称,美国要求欧洲国家将同方威视排挤出欧洲市场,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该事件不单纯只是为了给美国公司让利,还牵扯有抢占竞争“设备控制权”的深层原因,就是一场政治博弈。

  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政府从所谓的“贸易自由”到针对同方威视的禁令立场转变之快也让人非常担忧,尽管波罗的海三国近年来和美国政治上靠的非常近,但这种行动已经让人嗅到了“冷战思维”的产生,而且势必会影响中国公司到东欧三国的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