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最新进展:已经完成脱离接触

据《印度教徒报》网站2月19日报道,印度国防部一名官员周五称,印度和中国已经完成了在拉达克东部班公湖北岸和南岸的脱离接触,第十轮军长级会谈将于周六举行,以讨论从其他摩擦地区撤离的事宜。

报道称,撤军过程是从2月10日开始的,最早从南岸撤离的是坦克和机械化部队。

报道指出,预料下一轮会谈的焦点将是在戈格拉-温泉地区摩擦点的完全脱离接触。

另据外交部网站2月19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天表示中印双方正有序脱离接触。她说:“希望有关进程顺利推进完成。如果有新的情况,我们将及时提供。”


印度在边境争端中的5大蚕食手段:偷梁换柱 浑水摸鱼

解放军报昨日刊发报道,公布了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事实真相。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19日表示,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一贯的、真诚的,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始终致力于维护中印两国两军关系大局,始终致力于尽快推动局势降温缓和,尽快恢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笔者结合印度建国以来与周边邻国围绕领土问题的恩怨纠葛,梳理了该国在边境争端中的5大蚕食手段,在开展反蚕食斗争中,或可资借鉴。

1.偷梁换柱

受疫情影响,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遇挫,国内矛盾不断抬头。特别是自去年8月以来,印度农民反对农业法改革的抗议此起彼伏,成为莫迪政府执政以来持续最久、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

梳理印度建国史不难发现,其擅长通过制造与邻国边境摩擦,来调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进而转移国内矛盾。特别是,由于邻国巴基斯坦国力弱于印度,印度经常通过主动对巴挑起事端,来达到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鉴于印度国内疫情未好转、且农民抗争愈演愈烈,不排除其后续在与邻国的边境问题上继续采取冒险行动。

2.浑水摸鱼

隶属印度内政部的“印藏边境警察部队”(ITBP)成立于1962年边境战争之后,主要负责卫戍该国西北部与邻国接壤的数千公里“边界”。ITBP的人员规模和装备水平不容小觑。如2018年1月,ITBP计划采购两架双引擎直升机,用于侦查、战斗部队运输、伤亡士兵撤离、运送补给等行动。同年5月,印政府决定对其扩编9000人,完成后ITBP人数将近10万之众。

在历次边境冲突中,ITBP的身影都非常活跃,充当了“搅局者”的不光彩角色。印度之所以高度重视ITBP在边境冲突中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ITBP作为准军事力量,能相对降低摩擦和冲突的烈度。毕竟一旦投入军队,极易将边境摩擦上升至战争层面。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发展,印度不断加强准军事力量建设,其自认有不少优势。未来,印度或将继续利用ITBP等准军事力量,并配合其驻高原部队,加大对邻国边境地区的骚扰、蚕食。

3.趁火打劫

1970年至1971年,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宪政危机趁机干涉巴国内政,并为此制造反巴舆论。1971年11月,印度趁东巴乱局,在苏联的支持下,突然对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袭击,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大大削弱了南亚次大陆上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一股力量。在与周边大国博弈中,印度自认邻国面临两面作战不利条件,而自身得到域外国家支持,常兵行险着。

4.反客为主

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约占全部面积的3/5强,人口占3/4,印度随后在占领区成立邦政府。2019年8月,印度单方面宣布废止宪法赋予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改变了其自建国以来对克什米尔政策的基本原则及赋予的法律地位。现实中,印度通过所谓移民手段、法理手段等,强化在边境争议地区的统治,造成既定事实的历史殷鉴不远,尤其值得注意。

5.远交近攻

印度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在斗争手段上,其善于玩弄远交近攻手段。如对邻国巴基斯坦,自三次印巴战争以来,印度不时在边境上挑起与巴斯斯坦的武装冲突。2003年,印巴在划分巴控克什米尔和印控克什米尔控制线(LOC)实施停火,但双方经常违反停火协议。去年11月,双方爆发大规模炮战。

为抵消邻国军事和外交压力,印度近年来似乎在不断背离“不结盟”外交。2020年后半年,印度和美国签署《军事物资互助协议》和《地理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等军事协定。根据这些协定,美国军舰有权在印度各个海港停泊,印度也将为美军舰提供物资供给。与此同时,美印日澳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

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为印度的印度洋”,对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的介入心存警惕,双方究竟能走多远尚未可知。但印度这手“远交近攻”棋,亦不得不防。

最后,中印互为重要邻国,也是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一个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强调的,希望印方同中方共同努力,致力于维护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印边境局势逐渐缓和,两军在焦点地区班公湖(Pangong Tso)已经完成脱离接触。2月20日,中印举行新一轮军方高层会议,解决剩余问题。

班公湖许多军事设施已经被拆除,地貌大变样:













印度新德里电台2月20日报道称,中国和印度军方高层2月20日10时开始在实控线(LAC)中方一侧的莫尔多(Moldo)举行第10轮军长级会谈。

此前一天,有消息称,两国军队已经完成了从拉达克(Ladakh)班公湖沿岸撤出军队和军事装备的工作。

印度News18新闻网站2月20日报道称,这将是班公湖脱离接触进程结束后,双方高层的首次接触。

《印度快报》2月20日报道称,官方消息人士称,中印2月17日已经完成了从地面撤走火炮、坦克和军队的工作,但双方必须在地面上进行核实,这在2月18日完成了。

解放军出动挖掘机拆除军事设施(点击图集浏览):













《印度时报》2月20日称,第10轮军长级会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温泉(Hot Springs)、高格拉(Gogra)、狄姆乔科(Demchok)以及德普桑平原(Depsang Plains)的剩余问题。

报道指出,印度方面由第14集团军司令梅农(P G K Menon)率团出席,中国方面由南疆军区司令柳林率团出席。

报道称,在军事谈判中,在温泉和高格拉附近的15号和17号巡逻点的摩擦将相对容易解决,因为在那里,大多数两军部队早前已经脱离了接触,只留下一小部分人近距离对峙。狄姆乔科地区的问题也会一样容易解决。

报道强调,但是德普桑平原的问题解决起来会困难很多,解放军一直在阻止印度士兵越过德普桑的“瓶颈”或“Y形路口”地区。

2020年5月初以来,中印军队一直在边境地区对峙。6月15日,两军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发生冲突,并罕见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印度6月16日发布消息称,印军在冲突中有20人死亡。中国方面2021年2月19日透露,有4名解放军在冲突中死亡。边境对峙一直持续至今,班公湖局势是对峙僵局的最大难题,双方分别占领了班公湖南岸和北岸的一些关键地区。

近来,中印边境紧张局势迎来突破,2月10日晚,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发布消息称,根据中印双方第9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中印两军位于班公湖南、北岸一线部队于2月10日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2月11日告诉议会,中印接下来将会分阶段、协调和查核的方式,自拉达克东部班公湖南北岸撤军。中国部队将撤回到班公湖北岸第8指地区,印度部队则撤回到班公湖北岸第3指附近的丹辛塔帕哨站(Dhan Singh Thapa Post)永久基地。

按照辛格说法,中印双方在班公湖南岸采取相同撤军行动,并拆除2020年4月以来在班公湖南北岸建造的任何设施。此外,中印双方同意暂停在班公湖北岸的军事行动,只有在双方通过外交与军事谈判达成协议之后,才会恢复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