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残疾妈妈,下半生都要靠着轮椅度日,41岁生下儿子蒋成刚,这个意外到来的小生命,给我们一家带来很多欢乐,同时带来得还有噩梦。”王岐杰家住黑龙江鸡西市,因为患有很严重的类风湿,还不到40岁的她甚至就要依靠轮椅度过下半生。在知道自己永远站不起来的那一刻,她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也许是上天怜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老公蒋全,老实巴交的蒋全没有嫌弃王岐杰,两个人婚后的日子虽辛苦,却很幸福。2017年,王岐杰发现自己意外怀孕。

  在此之前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她就和老公说过以后不要孩子了,可是这个宝宝意外闯进了他们的生活,让王岐杰渴望做母亲的心难以平静。“生下来。”她说,哪怕以后日子苦一点,难一点,有了孩子,这个家庭也算圆满了。

  

  儿子蒋成刚出生以后,初为人母的她心情无法言喻,王岐杰开始规划起了宝宝以后的生活,可是日子并没有按照她计划得来。2020年1月开始,小成刚开始莫名其妙地哭闹,肚子也一天天肿大起来,她意识到情况不对。王岐杰带着孩子去了当地医院检查,然而仅仅做了个CT,当地医生就怀疑孩子体内有肿瘤,让他们抓紧时间转院。

  

  去医院的车上,王岐杰抱着小成刚想了很多种可能,她祈求只是简单的炎症,挂挂水就消除了。小成刚很快入院,做了各种检查,医生拿着检查报告站在夫妻俩面前说: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医生的这句话,王岐杰知道儿子一定病得很严重。

  果然,小成刚被确诊患有“肾母细胞瘤”,而且腹部右侧肝和双肾都长了肿瘤。医生说,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在7次化疗后再进行肿瘤切除,但小成刚的肾也只能保留一个。

  

  看着小成刚痛苦地呻吟,一句句“妈妈好疼”刺痛着王岐杰的心,她恨不得所有的痛苦都来由她承担。“尽快治疗吧,孩子的病情已经不能再拖了。”医生的话掷地有声,可是她却连第一个化疗的钱也拿不出。无奈之下她带孩子回了家,想着能把家里的房子卖了,用于给孩子治疗。可是问了很久,也没有人愿意买她家这个简陋的破屋。

  

  带着孩子回家后,丈夫蒋全也开始在工地没日没夜地加班,打各种零工挣钱,想着尽快给孩子凑够第一次的化疗费。王岐杰因为腿脚不方便不能上班,只能在家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孩子,生怕这个时候出现什么问题。

  小成刚就这样在妈妈的轮椅上一天天地煎熬着渡过,他的肚子肿胀得越来越大,一度不愿进食。王岐杰在网上咨询了医生,医生说可能是肿瘤压迫神经导致孩子疼痛,日夜啼哭,夫妻俩心急如焚。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挨家挨户地求助,终于凑足了孩子第一次化疗的费用。2020年6月份,他们带着孩子来到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医生很快给小成刚安排了第一次化疗,可能是孩子自身抵抗力就差,第一天化疗,就出现了很严重的化疗反应。呕吐、发高烧,轮流折磨着小成刚。王岐杰看着儿子小小的身躯缩成一团,嘴角还挂着呕吐出来的粘液,心疼得难以言表。小成刚艰难地挺过了第一个化疗期,可以出院观察,等待第二次化疗时间。

  

  由于小成刚免疫力低,等待的这段时间,一家人不敢回老家,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出租屋。挤在狭小的出租房里,他们开始为小成刚的第二化疗费用犯了难,想想第一次化疗的费用来之不易,这一次真是束手无策了。

  他们在跟亲戚朋友借钱的时候,有人都劝王岐杰放弃,“孩子是我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生下来的,我身上掉下来肉,我不想放弃,砸锅卖铁我也要救孩子。”王岐杰的话语充满了悲伤,但依然坚定。眼前,孩子的生死就摆在面前,王岐杰说,她自己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夫妻俩把能筹到钱的办法都想了,一直在不停地借钱、求人。小成刚的治疗费几乎都是这么来的。王岐杰说,自己不怕向别人低头借钱,就怕借不到钱。

  2020年7月份,小成刚做了右肾切除手术,到现在也已经完成了15次化疗。目前,小成刚的化疗还在继续。从小成刚做第一个化疗开始,就意味着他要一路走到底,否则小成刚很难活下。医生说,孩子情况正在一步步转好,现在放弃对谁都不公平。可是,夫妻俩现在走不下去了,让我们伸手拉一把孩子,让他能健康地活下去。

  相关报道:

  痛心!怀孕4个月的她,决定引产:“这种病太难太难了,不是死就是残疾…”

  近日,“1岁男婴急需救命药国内一支要70万元”的新闻引发关注

  新闻上这个刚满1岁的湖南患儿,急需的是一种叫作Spinraza(诺西那生纳注射液)的特效药。该药主治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属于新生儿疾病的一种。

  记者在澳大利亚药品福利计划网站上查证到这款药,政府采购单支价格确实为11万澳元(约合人民币55万元),患者自付费用为41澳元(约合人民币205元);据该药2016年美国上市时公布的方案,这款药在美国定价为12.5万美元一支(约合人民币87万元)。

  高昂的治疗费用

  让这个男孩的家庭濒临绝望

  如今,这种绝望

  也笼罩在何芳艳的身上

  就在8月7日晚间,她得到医院消息,怀胎4月的孩子被确认患有血友病,那是罕见病的一种。她决定去引产。

  “我们可能不会再要孩子了。”她在微信上发来这句话,没有表情。

  不是身处罕见病群体中的人,恐怕难以抵达她的痛苦深处——她随后在朋友圈一字一句打下:

  

“对不起宝宝,妈妈要去引产了,失去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痛和遗憾,生下你我无能无力无法保护你,让你健康成长……血友病真的太难太难了,不是死就是残疾……”

  作为“罕见病中的常见病”,血友病所用的治疗在大多数地区已纳入医保,然而随着抗药性增强,更有效的新药不在医保内,依然花费巨大。听上去似乎只要纳入医保不就行了?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尽管罕见病病种千差万别

  但最终,他们还是要面临共通的困境

  弟弟也是血友病患者

  动辄花费数十万,止血效果还不理想

  25岁的何芳艳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弟弟何君22岁,是血友病患者。

  血友病是先天性出血罕见病,由于体内缺少凝血因子,患者从出生起随时可能出现皮下出血不止、关节反复出血肿胀。对于年纪尚幼的患儿来说,为防止致死率极高的颅内出血发生,家人需要提心吊胆,时时防护。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注射凝血因子来进行预防治疗。何芳艳一家是湖南人,湖南省医保对血友病的政策是,每年可报销额度为45万元。血友病用药剂量与患者体重成正比:

  

对儿童患者来说 ,在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下,依靠注射因子治疗, 45万元 的额度尚能勉强维持。 但成年患者 ,因为体重数量大,每年注射因子治疗费高达百万,医保无法完全覆盖。大多数患者只能减半预防治疗,或是出血后再进行因子注射。

  因为没能从小进行预防性治疗,何君的左腿膝关节在反复出血后,留下终身残疾。他早早辍学,失去工作能力,全靠姐姐何芳艳照顾。此外,因为长期注射因子,何君产生抗体,因子在体内凝血作用失效,每次止血需要三倍以上计量长期连续输入,动辄数十万的花费,止血效果还不理想。

  

  疗效好的新药来了

  但全国有能力自费用药的仅30人

  转机出现在2017年,瑞士药业巨头罗氏制药成功研发出血友病长效新药——艾美赛珠单抗。

  艾美赛珠单抗上市1年后,罗氏宣布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引进国内后,新药名称为“舒友利乐”。

  相比于注射因子的传统疗法,舒友利乐在抗药性和长效性上均有重大突破:舒友利乐只需静脉注射即可,自己在家就能操作,且有效针对抗体患者;新药可以将血友病患者体内凝血因子维持在30%左右,完全能够正常学习生活、参加体力劳动。“病友群里有人用了新药,去跑了马拉松。”何芳艳说。

  舒友利乐同样是按体重计算用量,每年每公斤体重约需2万元。 何君一位安徽的病友许军就是自费患者。他体重60公斤,一年花费在舒友利乐上的费用超过120万元。而据他观察,全国血友病患者人数多达数十万人,有能力自费用新药的病友也就约30人。

  尽管“神药”就在眼前,但何君只能望而却步。罕见病患病人数少,市场需求量小,研发成本高,必然昂贵。如何用得起药?以国家财政为支撑的医保,是罕见病患者群体共同的期待。

  “小矮人”不听医生劝告,坚持怀孕生子,孩子生下后,宝妈泪崩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给了人完整的身体,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不一定是完整的,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人开上了一扇门,有一个女孩是侏儒症患者,二十岁了,但是身体不到一米,从小生活在人们的嘲笑当中,小女孩没有放弃自己,长大后,她自己做点小生意,摆地摊卖一些东西,虽然不能挣很多钱,但是也够女孩自己生活了。

  

  这两个被命运捉弄的人,身患侏儒症却乐观向上,像正常人一样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幸福地结婚了,在所有人的祝福下,新娘穿上美丽的婚纱,新郎穿上帅气的西装,两个人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幸福地宣誓,交换戒指。看着这个令人感动的婚礼,人们真心地祝福,这对夫妻也想像正常人一样有一个正常的孩子。

  

  两位侏儒夫妻很恩爱,妻子怀孕了,他们经常去医院做检查,通常比正常怀孕的危险,因为一不小心孩子和妈妈都有着性命危险。在一家人的细心呵护之下,最后,孩子终于出生了,和医生检查了孩子的健康,各项指标都非常的正常,妻子激动的哭了起来,同时妻子经常拍照,留下最美的照片,将来留给孩子,告诉孩子他们的辛酸历史。

  

  医生表示,由于双方都患有侏儒症,所以遗传的概率非常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高可能很快会被同龄人拉开,不过夫妻俩并没有想太多,他们能拥有一个孩子,就非常的幸福了。小编在这里祝福你们,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