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给我们带来了浓厚的兴趣,在2000年以后,所谓的“日本通”就越来越多,包括蒋丰、蔡成平等人,怀着对日本人的好奇,蔡成平开始了他对日本人的研究。
这些年来,蔡先生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十分值得玩味,那就是日本人很少炫富。说起来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虽然这些年已经被我们迅速崛起的中国所超越,但日本家庭的经济水平仍然很高,在2018年的统计当中,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我们的四倍左右。按道理讲日本人完全具备炫富的资本了,可大部分日本人却显得相当低调。
日本东京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可以说是物欲横流,但在银座狂购奢侈品的却大多都是外国游客,本土日本人并不那么热衷,反而是优衣库这样的低端店面更加受到日本人的青睐。
日本人不爱“显摆”首先是和他们的社会价值观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和其他国家不同,在日本以一种暴发户的心态示人不但不会引来身边其他人的羡慕和追捧,反而还会被别人所厌恶。除了身份和地位很高的人,一般的老百姓对于奢侈品的兴趣并不大,在东京的街头跑在公路上最多的汽车都是日本本土的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马自达这些亲民的本土品牌,一般的工薪家庭更是会愿意选择K-car,它有些类似于北京90年代的出租车,北京人管它叫“面的”,这种汽车看起来实在是不够提气,可日本人却觉得它很实用。
其实在大城市当中,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对大车的需求并不大,停车不方便,油耗也高。但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总觉得一台相对大气一些的汽车可以让自己更有面子。毕竟汽车在发展中国家算是比较贵重的交通工具了。
不过日本人当然也不是天生就这么低调,任何发达国家从贫穷到富有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心态的转变。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作为刚刚崛起的经济大国,那也是膨胀过一段时间,东京的街头到处都是跑车以及欧美品牌的豪华轿车,甚至大排量的硬派越野车。
女人们个个都穿金戴银,挎着爱马仕、LV的包,而男人们也大部分都很晚才回家,结束一天的工作,他们要到娱乐场所花天酒地,当时的日本社会普遍风气很差,甚至在当时早回家的男人都一些邻居认为是没本事的男人。
而随着这些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之后,日本人也越发变得冷静,尽管日本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仍然很高,但他们却早已对虚荣不再感兴趣。
如今日本人已不将汽车当作判断人是否事业成功的标志,在他们眼中汽车只不过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他们首要考虑的是节能环保,尽管2020到2021年,丰田已经将大众拉下马,重回全球汽车销售榜榜首的宝座。但其实丰田、日产、三菱等大排量越野车主要都是销往中东、北美这些国家,而日本人自己却不怎么买账。当年狂热而浮躁的心理逐渐从日本社会褪去,理性的消费成为了日本人的铭牌。
其实日本人这种中庸之道正是我们儒家学说中所倡导的思想,在历史上日本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用蔡先生的话说:“他们尊崇平均主义,并能从中获得安全感。”
日本一亿零三千万的人口,却是许多人眼中的“一亿中流社会”,他们是典型的橄榄型社会架构,中流阶层比例非常高,社会保障相对比较健全,社会贫富差距也相对较小。
公司CEO的收入普遍情况下也只有工薪阶层的五到十倍。且富人的住宅也比较简约,在日本人看来,家里越是装点的金碧辉煌越会显得这个人没有品位。蔡先生说:日本富人中会流行一种“三不拥有哲学”,即“不拥有巨额存款、不拥有高档房子、不拥有高级头衔”。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真正的社会地位与尊重不是光靠金钱就能获得的,而一个人能够拥有高尚的人格,低调的生活行事作风,渊博的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够被人高看一眼。
许多闻名世界的大财团更是引导了国内日本人的价值观养成,例如丰田集团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他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米,里面没有牛皮沙发,没有大理石的地面,没有黄花梨的办公桌,没有各种翡翠、玛瑙的摆件,水晶的烟灰缸,也没有名人字画、没有古香古韵的茶海。取而代之的是桌上堆满的各类书籍、贴画,棒球帽、棒球手套、航天模型、手办。
从这一点细节我们就可以看出,在日本什么才是真正的富人,我们中国人有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能够做时间主人的富豪才是真正的富豪。
如今在许多日本人看来,能够6点准时下班,拥有大把时间好好回家陪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而每天加班到11点的,无论你赚多少钱也无法触及到真正的奢侈。
所以在日本,富豪们除了不停赚钱之外,他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在生活中挖掘快乐,培养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时间陪伴家人,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才是最高级的炫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