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官周六(2月6日)通了电话,就两国之间的热点问题交换了看法。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的第一次。

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的这次通话中提到了诸多重大问题,例如中国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的遭遇、香港镇压民主派、美国与台湾关系的发展、美中贸易问题、印太地区安全、缅甸军事政变。

布林肯明确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人权和民主价值观,包括在新疆、西藏、香港等问题上。布林肯还强调,美国将与盟友和伙伴共同努力,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威胁包括台湾海峡两岸在内的印太地区稳定的努力,以及其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的行为负责。

但是,布林肯的这一重要表态在中国外交部的通报和新华社环球时报等官媒的报道中被完全隐去。

布林肯还特别呼吁中国对缅甸发生的军事政变予以谴责。杨洁篪则回应说,国际社会应当为缅甸问题的适当解决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在缅甸的矿山、石油、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投资。

作为中共负责外交事务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杨洁篪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对美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

他还敦促美方“纠正一段时期以来的错误”,希望美国“同中方一道,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杨洁篪在谈到新疆、香港、西藏问题的时候说,这些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绝不允许外国干涉”。

杨洁篪还把台湾问题称为美中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

在上届美国政府任内,美国增加了对台湾军售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了双方之间的互动层级。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据的军机几乎每天都在台海活动,对台湾进行骚扰。中国军队频繁举行攻打台湾的军事演习,中国官媒不断发出武力攻打台湾的威胁。

中国外交部就这次通话内容发出的通报主要介绍了杨洁篪就中国有关立场发表的言论,而对布林肯的谈话要点几乎全部隐去,只提到布林肯认同“美中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美方愿同中方发展稳定、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布林肯重申,美方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一政策立场没有变化。”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已经先后与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多国领导人通了电话。但外界一直期待的美中元首之间的通话一直没有发生。

路透社说,这显示,拜登本人似乎并不急于与习近平接触。拜登周四在在首次外交政策讲话中把中国定位于“(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并表示美国“将继续对抗中国对人权、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方面进行的攻击”。

深圳卫视:关键时刻,杨洁篪和布林肯这通电话谈得如何



直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周六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你对此次通话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吴蔚:在拜登执政16天后,中美两国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后,进行了首次高层级通话。这是世界舞台上一对重要双边关系迎来“重新对表”的关键时刻。值得关注的是,在拜登-哈里斯宣誓就职后,执掌美国国务院的布林肯就陆续拨通了一众美国传统盟友家的电话,展现出了一副迫不及待想要重新登上友谊小船的姿态。而今天的这场中美通话,是在拜登视察国务院并发表对外政策演讲后方才进行的。拜登在这场演讲中,将中国描述为“严肃的竞争对手”,这足以提醒我们,就算是美国人主动邀约拨通的电话,他们也是有备而来。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就在这场中美通话前,双方进行过一次积极的外交试探。今年1月27日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卡特中心的一场中美对话会上发表了意味深长的演讲。杨洁篪也于2月2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行的视频对话会上发表了信息量极大的主旨讲话。有美国媒体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先一后两场中美外交家对话会,是中方“亮出了明牌”主动释放对话的信号。因此,布林肯此次与杨洁篪的越洋通话,实际上是水到渠成,双方是该好好聊一聊了。也由此,我看到了中美两个大国在释放信号、解读信号、回应信号这一系列外交工具的使用上,重新展现出了成熟默契的一面。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拜登政府在审视中美关系时,摒弃了不少特朗普时代的非理性,这也是一段大国关系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值得称道的。

具体聚焦在此次通话上,美方主动透露:布林肯给中国朋友送上了农历新年祝福,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国务卿先生给大家拜了个早年,摆出了一个友好的姿态。在中方释放的谈话细节中,杨洁篪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国政府对美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我看来,这句话高度浓缩了多层含义:中方一方面秉持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将继续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坚定不移,这是一句柔中带刚的主旨句:我们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中美关系下一步怎么走,其实主要在你,不在我。

布林肯重申,美方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一政策立场没有变化,这与他为拜登起草的竞选外交政策基本吻合。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发布的声明里,我也看到:“布林肯在通话中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人权和民主价值观,包括在新疆、西藏和香港,并敦促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谴责缅甸的军事政变。”别忘了,这一届美国政府是民主党班子,谈论价值观,以及“ 民主自由人权”是他们的思维定式与肌肉记忆。

对于美方这样的说辞,中方早有准备,在我刚刚提及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视频对话上,杨洁篪就掷地有声地说过:“美方应停止插手香港、西藏、新疆等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牵动14亿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是碰不得的”。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场中美外交通话是建设性的,它一方面展现出了中美关系触底反弹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又在外交辞令中展现了美国民主党人那一套价值观外交的全面回归。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早就知道如何与这样的竞争对手打交道。



直新闻:就在拜登发表首次外交政策讲话的同时,美国海军动作频频,先是“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闯我西沙领海,后有“尼米兹”航母编队驶入南海,不排除将与“罗斯福”号聚首。这是不是拜登政府主动对华示出强硬的一面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在拜登胜选之后我曾呼吁:要对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保持底线思维。经过半个多月的观察,美军在中国周边敏感水域的所谓“自由航行计划”与特朗普执政时期并无本质不同。我想试着先从军事逻辑进行解读。

美国海军所谓“自由航行计划”的具体执行权限目前已经被下放到了战区一级,也就是说“麦凯恩”号无论是闯西沙还是过台湾海峡,都由美军印太司令部进行调度。以拜登那个层级来说,可以完全不过问。但是核动力航母作为美国的重要战略资产,每一支活跃的航母编队的具体动向是需要在每日军事动态简报里向三军统帅拜登汇报的。也就是说,从中东返回的“尼米兹”号,从关岛出发的“罗斯福”号,它们将在近期聚首南海的军事部署,拜登一定是心知肚明的。如果由此能够直接得出拜登希望借此展现对华强硬的一面,我倒是觉得稍微有些牵强。因为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尤其是在周边海域形成的“区域拒止”能力,美军这一两个航母编队所能够带来的威慑效应是在逐年递减的。想必拜登还在奥巴马副总统任上的时候,将军们就已经给他科普过这一点:解放军现在并不惧怕美军的力量展示。

总统先生有权否决掉这个可能会引起周边局势升级的敏感军事动作,但一般来说美国总统甚少干预这种极具美国色彩的海上秀肌肉行动。那么既然双航母在南海无法达到震慑中国的预期目标,为何拜登还是放任美国海军这样做呢?这就要谈到美国军事存在对周边国家的规劝意义了。

事实上,美国一直将航母编队视为“炮舰外交”最好用的工具。一个航母编队从地中海驶入印度洋,再经马六甲海峡北上南海,这一路上途经的国家都能get到美国这么做的含义:山姆大叔依然是区域内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当前,拜登政府希望重拾盟友的信任,加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释放影响力。东盟就成了拜登政府用力拉拢的对象。

我们要厘清拜登政府在亚太政策上与特朗普时期的“变与不变”,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可能的新动作上。比如,我预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重心将从简单暴力的军事对峙,重新回到借助媒体舆论工具与所谓“国际法准则”进行多重打压与遏制上。将加大力度在东盟内部掺沙子,以“选边站”的方式挑唆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重新对立。可以预见的是,往后几届的香格里拉会议、东盟防长会议,都会变得更加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