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香港人民”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后,美国国会两党议员2月3日提名“香港民主运动”角逐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香港人不断和平捍卫香港自治、人权和法治所作的努力。与此同时,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称的资深大律师李柱铭(Martin Lee)也被提名该奖。
美国国会九名两党议员在给诺贝尔委员会的联名信中说,香港民主运动在全世界范围赢得广泛的支持和钦佩。目前这些和平表达政治观点的人们有的遭监禁或流亡,还有的正在候审,预计很快被定罪和判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能使他们“启发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得到认可。
启发世界 香港再获诺奖提名
参与联署的包括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的两位主席民主党籍众议员麦戈文(James McGovern)、共和党籍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还有民主党籍参议员默克利(Jeffrey Merkley ) 、皮特斯(Gary Peters),众议员索兹(Thomas Suozzi)、马林诺夫斯基(Tom Malinowski),以及共和党籍参议员戴恩斯(Steve Daines ) 、扬(Todd Young)、众议员哈兹勒(Vicky Hartzler ) 。
联名信还说,希望通过提名来表彰那些自主权移交以来,在香港“建立和维持人权与民主”的人们,呼吁诺贝尔委员会“继续照亮那些在中国争取和平及人权的人”。
香港民主运动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变态辣椒)
香港时事评论员、也积极参与了香港民主运动的桑普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提名深感鼓舞。
“彰显出香港议题已经得到国际关注。香港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暴政,香港是不屈服、不妥协,勇敢、自信地面对,用我们和平理性的方式彰显出诺贝尔奖应有的价值,是给我们的强心针。”
桑普还补充说,无论得奖与否,香港人都会在抗争的路上继续向前。
“就算拿奖也不可能说解决掉香港的问题,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奖项,是香港的重光。我们希望真的有一天香港能恢复真正的自由,而且争取得到真正的民主跟法治。拿不拿得到奖不是重点,重点是被提名,而且是美国跨党派议员们(提名),意味着美国本身的民意基本上都支持香港人。”
美国两党议员提名“香港民主运动”角逐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香港民主之父”也获提名
香港英文网路媒体“香港自由新闻”(Hong Kong Free Press)日前报道,香港民主党前主席兼资深大律师李柱铭也获两名挪威议员提名角逐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发起提名的挪威议员玛吉德(Mathilde Tybring-Gjedde)及佛洛里希(Peter Frolich)早前就此发表声明,表示希望能藉此“激励香港的民主运动,倡导全球自由”。
声明认为,“李柱铭四十多年来寻求一切可能途径,确保香港民众的自由和安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项事业” ,“启发了所有在香港和其它地方寻求民主发展和政治过渡的人”。
熟悉李柱铭的海外港人组织“香港民主委员会”总监朱牧民回忆起自己曾分别在1989年支持天安门抗议活动中,还有2014年雨伞运动时,与李柱铭并肩行动。
“他(李柱铭)从未动摇过建立一个自由民主香港的愿景。更重要的是,他从未对香港人争取人权的意愿和所展示出的韧性失去信心。”
朱牧民强调,中国官方其实非常在意其国际形象,因此这次无论是对香港民主运动,还是李柱铭的提名都会让世界注意到中国的人权污点。
香港民主党前主席李柱铭(美联社)
北京生气又无奈?
这不是香港人第一次获诺奖提名。挪威自由党(Liberal Party)国会议员梅尔比(Guri Melby)就曾于去年提名“香港人民”角逐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形容全体“香港人民”不顾每天面临的人身安全威胁,捍卫言论自由和基本民主权利。此举毫无意外地激起中方强烈反弹。当时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公开反对提名,警告奥斯陆当局,切勿将诺贝尔和平奖政治化,不要用以干涉中国内政。
此前,诺贝尔委员会2010年将和平奖颁给当时被囚禁的中国异议作家刘晓波,激怒北京,中挪关系陷入冰点,贸易谈判及联系中止,直到2016两国关系才恢复正常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四针对美国国会议员提名港人一事简短回应说,“借涉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利用诺贝尔和平奖进行炒作,损害的只会是美国自身形象和信誉”。
对此,桑普戏称已经预料到中国政府的反应,并讽刺当局可以继续举办“孔子和平奖”作为“反制”。
“这些老掉牙的话没有意义,诺委会想把奖颁给谁就颁给谁,跟中国无关,也不能对(美国议员)进行对等反制,也不可能在香港真的获奖后,把所有港人关起来,不让他们去领奖,所以只能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