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已对通化市东昌区新站街“源升品质生活坊”妨害传染病防治案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这让经常被指“忽悠洗脑式营销”的东北养生馆,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其中,公主岭“艾尚瀚邦”养生馆还是无证经营。
1.
/ 每一个东北人都有一段养生故事?/
东北养生有“三宝”:拔罐、刮痧、热水澡;
枸杞、人参、大红枣,吃了都对身体好;
大油大盐可劲造,养生白酒当良药;
......
东北人对养生的执念全国闻名,各式各样的养生馆在东三省遍地开花。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波及到全吉林省的养生馆,刚退休的李阿姨最近可能已经入股四平市的一家养生馆。
拉她入伙的是一个90后小伙子,跟着“师傅”学了几年,自己又跑到河南郑州参加了几期“培训”,后来开始单干。
李阿姨说这“小伙子”在四平市的养生届小有名气,长春、四平等地市他名下已经入股了超过10家养生馆。作为一名“养生培训师”,他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各地养生馆为学员“讲课”,忙碌之余报酬丰厚,李阿姨说他的座驾是一辆宝马。
此次涉及疫情的养生馆在吉林很普遍,这类养生馆更像是“老年活动中心和商场的综合体”,一般坐落在小区底商的一楼或者二楼,招牌并不显赫,走的是平民路线。
▲通化市涉疫的养生馆门口,疾控中心人员在消毒/新华网
养生馆里几乎什么养生用品都有售卖,经营范围包括养生服务、保健食品、净水器销售、床上用品、老年鞋袜等。小到老人手里拿的健身球、净水器,大到床垫、理疗仪器,卖得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吃的喝的饮料的粉状的都有。
在东北,养生馆是普及性行业,通过百度地图,不论是有疫情发生的通化市和长春市,还是此次采访者所在的四平市,每座城市都有超过130多家养生馆存在。
以通化市为例,全市有214万人口。百度地图显示,辖区内以“养生馆”、“生活坊”命名的企业有167家,平均每12800人就有一家养生馆。
▲通化市养生馆、生活坊查询截图微博上有人提问:是不是每一个东北人都有一段养生故事?
张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70岁的老妈酷爱养生。父亲去世后,这几年她妈几乎每天都要去一趟养生馆,有事没事去养生馆转一圈已经成为老太太生活的一部分。
家人多次劝说所谓的养生培训就是在“忽悠”中老年人买东西,张女士母亲不为所动,见子女脸色不好也会“暂停”几天养生活动,等子女忙于工作了,又开始去参加“培训”。
张女士说以前不懂为什么母亲那么爱去养生馆,可能是因为热闹,一屋子人乌央乌央的,有说有笑时间过得挺快。她说了很多,总结起来一句话:东北人养生,不求岁月静好,但求热热闹闹。
能让张女士母亲如此“上瘾”,养生馆里自然有它的“玄妙”。
2.
/ 养生馆里的“赚钱经”/
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馆多次被媒体带上“忽悠消费者”的帽子,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它们的推销方式很简单:街头发传单获取联系方式→电话邀约承诺礼品→参加活动介绍商品+店员推销→活动结束带走礼品或者购买商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老年人对微信等社交软件的熟知,每个养生馆都有若干“**养生群”,群里老年人热情极高,一点小事能都聊上半天。这种群年轻人没法待下去,满屏的语音条和养生文章。
发传单、微信群中最让人受用的口号是“来听课就送鸡蛋”,用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时间换取物质食粮,很多人觉得值得。
养生培训课一般从早上八点就开始了,一波接着一波,每节课主讲的内容不同,一班学员从十几人到四五十人不等。
养生馆每天来往众多,为节约成本它们严格限制“串场”多领,一人一天只能领一份,一堂课结束往往会“清场”,当然,你如果想听下一堂课也没问题,只是不能再次领取“伴手礼”。
除了“伴手礼”,对中老年人诱惑最大的是各种“专家”。
李阿姨介绍说,一旦宣传中出现某种疾病的专家、某机构的营养专家,当天的活动一定爆满。
“培训”一共四五十分钟,上半场讲知识、讲当天的“商品”,下半场会做游戏、解答提问,讲的内容有待商榷,但场面绝不会冷淡,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由衷赞叹“专家”的能力,个别老人还会认真做笔记,还有人称他们为“大师”。
“大师”到底有什么资质,李阿姨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笔者通过辽宁大连熟悉养生馆的小周了解到,所谓的“专家大师”一般都是经过培训的营养培训师(是否有证不详),也有商品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时候太忙了甚至会把商场导购叫来充场子。
小周介绍,“培训师”的费用基本上按照讲课次数月结,他了解到的情况是一节课150到500元不等,更高阶的培训师费用更高,如果是企业派来的产品讲解员费用由企业支付。
“培训师”讲完,推销产品的主力是店员,他们会主动找自己的客户聊天(一般谁邀请算谁的客户),详细询问今天听课的感受,然后不失时机地推荐产品。
李阿姨说这一年多因为疫情原因参加活动的人少,普通的工作人员一个月能挣四五千的“工资”,但前两年他们中很多人一个月上万,店长挣得更多。
李阿姨是养生馆的爱好者,对养生馆有诸多了解的小周则不建议他父母去。
买货容易退货难是养生馆的特点,一般养生馆会退货不退钱,可以选取同价值的其他货物来折抵。
退货也是看菜下碟,李阿姨说某次在一家养生馆里一对老夫妻想退货店员不同意,店长瞪了一眼店员二话不说就给退了,后来得知老夫妻儿子在公安局上班。
个别时候想退款非常难,很多企业借用养生馆场地,办完活动就走人,顾客后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却很难找到商家,也有人为此大闹养生馆。
事实上,养生馆牵涉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3.
/ 危险边缘的生意?/
当被问及是否存在假货时,张女士对母亲买回家的东西都仔细检查过,保健食品大多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从性质上说算不上假货,但价格确实比市面要贵一些。
还有一点让张女士哭笑不得,母亲买回家的营养品不是“可劲儿造”,大多数都是放在角落里静等着它过期。母亲不吃,反倒让张女士多了一份安心。
小周表示现在很多养生馆不敢卖三无有害保健品,一旦“出事”有可能要负责任的,但夸大功效、提高价格的现象是有的。微博上也有类似观点。
张女士对养生馆最不满的地方在于它们喜欢让母亲“拉人头”,此举固然是招揽顾客的好办法,老会员下次购物也能得到一个实惠力度很高的折扣,但经常会产生邻里矛盾。
每次母亲向别人介绍养生馆的事情张女士就头皮发麻。
她和哥哥算是事业小成,负担母亲在养生馆“嚯嚯”没问题,并不是每个家庭对父母花钱养生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一旦影响到别人家庭,张女士倍感紧张。
2019年张女士母亲约一个“老姐妹”去养生馆,听完养生课两人分别花一千多买了套麦饭石床垫,对方儿女强烈反对,退货无门就找到张女士理论,不愿事情闹大张女士花钱把床垫买下才息事宁人。
某宝上麦饭石床垫大多500元以下
但母亲还是我行我素,张女士对此毫无办法,又不能把老人强行关在家里,只能祈求别出什么大乱子。
张女士跟着母亲去过几次,养生馆更像是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同年龄段的老人在一起互动、游戏、说笑,除了推销环节,其他方面挺有生活气息的。
养生馆时常举行“分享会”,张女士母亲作为资深养生人士经常被邀请去台上发言。为了准备分享的台词,母亲自己在家认真排练,那种紧张和羞涩像极了初中生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样子,她觉得70岁的母亲那一刻挺可爱的。
母亲在养生馆里每年要花费七八千块钱,张女士觉得这些钱大部分是交了“智商税”,真正用到实处的太少,但她和哥哥一致认为这些钱买母亲的老年快乐,不算花了冤枉钱。
子女像张女士这样乐意交智商税的人还是少数。李阿姨说因为老年人在养生馆里乱买东西,尤其是标的几百上千的物品,导致儿女找上门退货的事情,每个月都有发生。
网络上讨伐养生馆忽悠老年人买保健品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是这并不会打消李阿姨的执念。在采访最后李阿姨表示,疫情过后自己还想开一家养生馆,并发出了灵魂拷问:“我不开养生馆,东北人就不养生了吗?”鉴于采访对象有限,文章并不能反映养生馆的全业态,欢迎更多知情者补充。(应受访者要求,李阿姨、张女士、小周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