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曾经体会过真正的自由吗?
对于已经在北京摇了8年号的编辑部男领导来说,一个中年男人获得自由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
但身为没牌子也没钱的贫穷女孩,我对这种说法持反对意见,却并非源自嫉妒。
不信你看那些摇到号的幸运儿们,还不是自愿走进了“开车出门堵在路上,回家又没地儿停”的新型牢笼。

“车位挤挤总会有的。”
一个看似颠扑不破的真理是,自由都是相对的。
然而,世上的事大多总有例外。
就像那些终于拥有了私家车的朋友们,本以为“无时无刻不在束缚之中”已经是复杂人生可能拥有的最佳形态;
只有某天在路口等红灯时突然陷入不速之客的“包围圈”,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究竟在被什么样的力量所支配。

是的,尽管同样是身为“轮子上支着铁皮盒子”的交通工具,却有某个神秘分支觉察到了这逃离庸碌人生的真谛。
当你见识到它的真面目时就会瞬间明白,能在城市里把“随心所欲”发挥到极致的,只有它——
老年代步车。

对于这种看似平常的代步工具,普通人往往只会联想到它们在马路上的横冲直撞和乱停乱放;
除了愤愤不平地躲远点,往往也只能在朋友圈里空洞地抱怨一句“坏人变老了”。

然而事实上,那坐在驾驶室里的肉体不过是一具躯壳。而代步车本身,才是发扬自由精神的本体。
正如那个广为流传的都市秘闻,你在每辆老年代步车上都至少能找到一张脸——
看那抹嘴角微微上扬的邪恶笑容,早已暗示了它们统治地球的野心。

@大家车言论
老年代步车对于人类社会规范的蔑视,首先体现于外形的不羁。
如果你还以为它们只是“电动自行车上加个棚”,那么一定会在设计师突破天际的想象力中,感受到灵魂的震颤。

@papi酱
在这个总被遗忘的工业设计领域,“不可能”三个字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越野吉普、狂野皮卡、酷炫跑车……每一个有关豪车的梦想,都能在这个梦幻般的世界里得以妥帖安放。

阳光男孩小王曾经在夜跑时路过某家老年代步车零售店,结果对门口停着的那辆时尚小车一见钟情;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独特的外观唤醒了他儿时未竟的挖掘机梦想。

这前突后平的梯形结构,在加上标志性的亮黄色喷漆,真实到让人仿佛透过车窗看到了那个男人的脸;

有哪个男孩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呢?尽管缺失了最重要的挖掘臂,但至少在想象自己启动车身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人机合一的快乐。
如果说小黄车是在简洁的结构中呈现机械之美,那么下面这位选手,则致力于用最小巧的身姿展现最剽悍的风采。
尽管过于袖珍的外表透露了厂家在原材料方面的捉襟见肘,但没人能怀疑,小小的身躯中总是隐藏着大大的能量。

@大刘VIDEO
装装样子的进气格栅和吓吓你而已的塑料装饰前杠,尽管不堪一击,却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至于车顶那三个宛如手电筒般的LED车灯,更是在白天也能照亮前进的方向。

当它骄傲地挺立在越野吉普的身边,谁还在意它那洁白的车身外壳到底是钢铁还是塑料呢?
野性,十足的野性,是唯一可被接受的答案。
大概是因为缺少行业标准,那些超越时代的创造力,总会在老年代步车上恣意的绽放。
当小轿车的主人们连一张卡通贴纸都不舍得贴时,代步车已经使用了跨物种的仿生技术,把个性化的外观装饰发挥到了极致。

@温语vy
有的设计师一看就是“杂交优势”的坚定推崇者,不然你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要把皮卡、SUV、跑车、赛车的特征都强行组装在一辆车上——
最后还不忘添加一个工业风十足的保险杠。

这种毫无约束下的放飞自我,不仅体现为外形上的百花齐放,车身内部也往往暗藏玄机。
听说最近很多智能产品都在致力于提升“适老性”;
要我说,顶着“老年”这个前缀的代步车,在这方面才是当之无愧的优秀选手。
比如考虑到老年人不爱吹空调的特点,大多数代步车干脆取消了这个装置(才不是因为动力不足)。

有的在天窗前部和后车窗下沿各开一个小缝,靠物理对流实现降温;
有的则是借助外力,干脆在驾驶座前接了一台摇头小电扇。

在驾驶功能上,车内通常会设计4个前进挡;
档位旁边标的不是让人头脑发晕的英文字母,而是通俗易懂的“上坡”“下坡”“平地”和“停车”;

更高级的产品还配备了自带土味民歌MV的DVD播放器,真正做到了老年人的“出行娱乐一手抓”。
当然最贴心的还要数下面这个——
抛弃了小轿车所使用的斜面挡风玻璃,而是选择了直立型的车窗形态;
再配上不能喷水的雨刷器,让人重温过年在家大扫除的感觉。

人们惊叹于老年代步车硬件上的百花齐放,但也往往对于这些脑洞大开的设计感到困惑。
而对于机动车主这个群体,最不服气的可能是:“我连在车顶放个小玩具都算违规,他们就能这么乱来了?”
但问题在于,严格意义上的老年代步车连“车”都算不上——
在设计生产环节参照电动轮椅车的国家标准,速度要限制在10公里/小时以内。
也就是说,这玩意本质上应该是个电动轮椅。

当然,在真实世界中,老年代步车的定义始终处于一个薛定谔的状态。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低速电动车”,但由于这一行业在之前很长时间内都处在野蛮生长的灰色地带中,就此产生了很多“四不像”。
比如有的产品打着“电动车”的名头逃脱机动车严苛的安全设计标准,但打开引擎盖,电池旁边居然还有一套内燃机驱动装置;

于是你可能前一秒还在笑话它看起来过于业余,下一秒人家就像上膛的子弹一样飚了出去。

还有那种看着跟汽车没啥分别的“三轮车”,不仅会给普通人带来“这种车到底该不该上牌照”的迷思,其本身的稳定性更是能让人眼前一黑;
就比如说,当所有人都以为下面这辆车会在急转弯中侧翻时,撑住它的居然是那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车头。

尽管国家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整顿老年代步车行业,并对低速电动车实行“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政策,但“四不像”代步车满街跑的现状至今在很多城市中依旧存在。
个别厂家取得的是只能在特定区域行驶的“特种车辆生产资质”,但生产出来的东西最后到底开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
我曾在看到一个产品广告后,对于老年代步车的设计标准感到尤其强烈的困惑——
用挖掘机往下淋水的架势看起来的确很酷,但这玩意到底能不能有效地证明车体的防水性,依然非常值得怀疑。

去年,有几位汽车博主曾经对几辆所谓的老年代步车做过实验。其中一项是在封闭场地内,以40km/h左右的速度开过颠簸道路。
结果还没过两个波浪弯,这辆外形山寨了某品牌跑车的代步车就已经七零八落,掀开的引擎盖更是把司机的视野挡了个结结实实。

@大家车言论
而另一辆体型较小的车虽然外观保持完整,但全程把驾驶员颠出了“电音”;

随着道路起伏的幅度越来越大,车子干脆就是在障碍之间随机弹射——“啊啊啊啊啊啊啊!”

而代步车在涉水时的性能表现,更是令人担忧。
本来驾驶员还特地穿了胶皮套鞋防止触电,结果过水不到5秒钟就失去动力,车内水位更是迅速升高。
反正整个实验结果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外形做的再酷炫,本质上也还是个山寨玩具。
当然,老年代步车本质上作为一种特殊车种,自然不能以机动车的适用标准去衡量。
然而当市面上的产品在涉及安全的各方面表现都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的情况下,忽视它本身的危险无疑是一种隐患。
驾驶着这个铁皮盒子在主路上横冲直撞的人,往往是出于某种愚蠢而又朴素的念头:
“这又不是汽车,不用那么小心吧。”

殊不知,毫无系统性的安全设计加上无知无畏的驾驶观念,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危险。
前几天,贵州有行人在过马路时被一辆老年代步车撞飞,造成头部受伤、肋骨骨裂;
代步车司机的理由则让人无语:“去年高血压脑梗后不敢开轿车,所以才买了这台老年车来代步。”

一些黑心商家本来就会利用老年顾客对汽车性能的不了解,以“老年代步车”的名义推销需要持证上牌的电动汽车;
更别说那些达不到汽车标准,本来也不该开上机动车道的真·老年代步车——驾驶员连驾照都不用考,就更容易掉以轻心。
诚然,对于行动不便但有出行需求的老年人来说,方便操作又能遮风挡雨的老年代步车有着自身的诱惑力;
对于饱受通勤之苦的年轻人来说,它们更是bug一般的存在。
比如每天早上都要在寒风中猛蹬自行车的我,经常会向代步车上悠哉游哉的大爷们投去羡慕的眼神;

年轻人的憧憬,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也有网友回忆自己在旅行中遇到了一对开着老年代步车穿过半个中国的老两口,从此对这种旅游方式心生向往。
说到底,老年代步车的需求是存在的。
但想要让它摆脱“马路流氓”的印象,无论是生产标准还是路权划分,无疑都需要更明确的标准和更有效的治理。
这个在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的之间游走了多年的“老油条”,应该找到自己更准确的位置;
而在此之前,普通人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尽可能离这些奇形种远一点。
要知道,在马路上“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只能是在脑子里暗爽一下的事情;
平安出门、平安回家,可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