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师往往不按常理“出牌”,解题思路“套路”多,给孩子设置了许多隐藏的“陷阱”。老师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孩子往往不懂出题老师的意图,看不到试题背后的“隐含条件”,在做题时就会“翻船”。

案例

数学试卷发了下来,看到被老师打“叉”的题,小米倍感委屈,她回到家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妈妈一边安抚小米,一边追问原因。小米拿出自己的数学试卷,指着打“叉”的地方给妈妈看。“站着的青蛙只有两条腿,我答对了,老师给我打了叉。我明明考了100分,却扣了10分。”她接着又说,“动画片里的青蛙也是两条腿,我没错!”





小米试卷上是卡通青蛙,一共有六只站着的青蛙,而老师出了填空题,“一只青蛙__条腿”,接着要写出算式与口诀。

小米坚持自己没错,“青蛙是站着的,上面是胳膊,下面才是腿。”妈妈听了女儿的话,觉得特别有道理。她果断地给老师打了电话,“试卷上的青蛙就是两条腿,我女儿哪里错了?”



老师却说这道题有“隐含条件”,主要是考查孩子的常识与逻辑思维能力。“站着的青蛙就不是青蛙?不能因为它站着,就不是腿了。正确答案是一只青蛙四条腿。”

这位妈妈将女儿的试卷发到了网上,想看看网友的意见。

有的网友比较理解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动画片或绘本中认识的青蛙,不知道青蛙有几条腿很正常。”也有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只青蛙四条腿,这是常识。孩子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找任何理由推翻青蛙四条腿的事实。”



如今老师的出题思路往往出人意料,不再让孩子过于呆板地学习书面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给孩子增加了不少答题难度。

但孩子的认知毕竟有限,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缺乏对一些常识的基本了解,导致答案与实际结果相差甚远。

老师给小学生出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1、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给孩子出一些带有“隐含条件”的题目,让孩子灵活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题意进行推测和判断,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解出正确答案。

而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增强孩子思考的逻辑性,使孩子的解题能力更进一步。



2、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做这类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

孩子还会举一反三,尝试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解题也会更有技巧。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带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更能锻炼孩子,会让孩子的解题思路更宽,解题技巧会越来越熟练。孩子在做题的同时,会比较有成就感,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解题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中国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很看重分数。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老师不再单纯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还特别注重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旦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别人拉开差距,势必也会拉开分数的差距。老师加强孩子对“隐含条件”题目的训练,也并没有错。

孩子对带有“隐含条件”的题目理解不够,家长应该怎么正确引导?

1、让孩子对“隐含条件”有正确的认知

孩子对“隐含条件”缺乏了解,做题时只从表面看题目给出的条件,并快速解题,给出答案,反而让答案错误百出。

家长应让孩子对“隐含条件”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看题目不能简单看题意,还要看题目或图案中有没有“隐含条件”,把条件全部找出来,才能解出正确的答案。



2、帮助孩子弄清题意,理解出题者意图

孩子做错带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找到出错原因,而不是执着于一次考试的分数上。

比如,加强孩子对基本常识的了解,让孩子知道青蛙确实有四条腿,并让孩子认识青蛙的样子。家长要陪着孩子一起弄清题意,深挖出题者意图,不要被表面的条件蒙蔽了思路。



孩子做题时,会按惯有“套路”去解题,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关注不够,也就无法掌握老师的出题意图,导致解题思路错误,答案也就错了。

家长应当加强孩子对带有“隐含条件”题目的练习,积极配合老师,努力培养和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才会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