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闻下的上万条评论中不难看出,对大家的触动还是挺大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说到快时尚,可能第一反应都是ZARA,但其实作为ZARA的三个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同样隶属于Inditex 集团,也承载着不少年轻人的青春回忆。
Bershka
1998年,Inditex建立了Bershka (巴适卡),知名度没有姐妹ZARA高,但衣服价格更便宜,适合学生党。

每次走进Bershka,都会让人有一种嗨逛夜店的错觉,背景音乐多是英伦摇滚风,听着RNB、JAZZ、POP Electronic,整个人的激情也会跟着一起燃烧到沸点。
衣服设计风格偏街头风,也更年轻化,有些款式前卫大胆到难以驾驭,hold住了就会又潮又in,但也有可能下一秒变乡村土妞。

它家经常打折,每次促销来它家买衣服,真就和偷钱一样,价格便宜到爆炸!
Pull&Bear
PULL&BEAR由Inditex集团1991年创立,目标客户群也是青少年,打折时也是便宜到可怕。

相比于Bershka的张扬夸张,PULL&BEAR部分衣服设计更简单,款式涵盖面更广,风格偏复古、英伦摇滚风,春夏女装也时常出一些田园风。

它一般也会开在ZARA、Bershka附近,形成一个包围圈,有点姐妹几个一起圈钱的意思。
反正,你挨个逛下来,总会选一家剁手,对吧?
Stradivarius
跟其它三个姐妹ZARA、Bershka、Pull&Bear不同,Stradivarius只有女装,没有男装。
可能这个英文名字乍一看还有些陌生,但如果说是“音乐符号”,是不是就亲切多了?

Stradivarius(斯特拉迪瓦里斯)是连锁店,1994年诞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1999年被Inditex集团收购。
店铺内的装修大多摩登宽敞,服饰类型广泛,目标客户群是活力四射的年轻时尚女性。
虽然快时尚品牌产品质量大多一般,但相比Bershka、Pull&Bear,女孩们还是更偏爱Stradivarius。

除了价格便宜,款式更新快,风格也更讨喜、易搭配,音符家每一季都能挑出几件还不错的衣饰,且多年后仍不会觉得过时。
总的来说,这三个品牌都比ZARA要便宜一些,款式更适合年轻人,更适合学生党购买,当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质量不好的问题。
据媒体们的报道,如今各大城市的门店已经陆续开始了大规模的清仓甩卖,部分货架已经清空,预计所有关店工作将在今年年中前完成。

令不少人遗憾的是,即使可以从线下转线上,但还是少了试衣间的快乐,那是女孩们青春记忆里逛街的快乐。


近几年来,危机四伏的快时尚市场接连出现关店、退市的消息,行业疲态早已显现:
2018年11月,曾扬言要在中国开拓疆土的英国高街品牌Topshop,第一家实体店还没开就已经夭折,之后宣布关闭天猫旗舰店,彻底撤出中国市场;
2019年,美国快时尚品牌 Forever 21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2020年3月,Gap集团旗下品牌Old Navy宣布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2020年5月,美国服装巨头Esprit宣布全面关店退出中国,退出亚洲;
2020年11月,拥有着3000+家实体店 、承载着一代人记忆和情怀的艾格破产倒闭;
2020年,千亿巨头优衣库第三财季的净亏损也达到了98.2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快时尚行业已经进入冬天,开始走下坡路了。
的确,疫情之下,人们不再出门购物,让快时尚们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考验,但它们的危机并不是始于这场疫情,只是疫情加速了快时尚在中国市场的退出。
快时尚是什么?
顾名思义,就是“快”和“时尚”,其中“快”是制胜的关键,是速度。
以快时尚的「教科书」ZARA为例,据说每年能推出12000个款式,保持着一周两次的上新频率,从设计、生产、成衣到上架销售只需要15天。

什么概念?
可能就是你上周刚在某时尚周T台上看中了一件刚发布的潮流新品,这周它的相似款就出现在了ZARA店铺里,而价格只需要时装周款的1/10。
虽然传言未必是真,每个品牌情况也各有不同,但快时尚的精髓大抵就是如此。
快时尚品牌服饰的价格大多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不等,每年的换季打折促销,都会吸引大批“买买买”爱好者排长队来抢货,那场面的热闹程度堪比春节抢年货。

它们都能满足消费者以低廉价格享受时尚的愿望,做普通消费者也买得起的时尚品牌,是心里性价比极高的存在。
款式多、价格低、随便试,尤其是拥有着几百名设计师的ZARA,可以根据市场反应随时调整设计风格走向,具有相对较强的原创性。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一样,当年上学时穿着刚买回来的zara,感觉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

要知道,当年在几乎所有繁华的黄金地段和高档商业街区,甭管是纽约第五大道、伦敦摄政街,还是北京的世贸天阶,你都能找到ZARA、H&M这些快时尚品牌的大型门店。
它们占据了各大商场的显眼位置,是可以用来吸引客流的。

可当初雄赳赳气昂昂进入中国市场开店拓展有多快,如今被迫撤退得就有多快。 而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近两年,随便翻翻微博、知乎等各种社交平台上,提到部分快时尚品牌时,评论里多半是吐槽或抱怨。
有些因为服装质量问题被诟病已久,不仅质量越来越差,款式和尺寸也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标准。

如今国潮回力, 很多国内本土品牌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有些欧美快时尚品牌设计如果只是一味抄袭没有创新,只会适得其反。
设计同质化严重,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买可不买,就连性价比优势也失去了。
在经济原因和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下,曾经“用过就扔、只追求一种感觉”的消费者开始逐渐注重“实用主义”,从感性趋于理性,更注重品质。

如今快时尚品牌们的一个个出局,也只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其实无论是哪个行业,是不是巨头,无论曾经多风光无限,如果只是盲目自大,不跟随时代改变,不改革和创新,只有面临出局的风险。
至于ZARA们的未来会如何,困局又该如何破,或许只有等时间给我们答案。
参考资料:
[1]《营销界|黄美屏:基于90后消费群体消费心理快时尚服饰营销策略研究》[2]《经济研究导刊|宋韬:“快时尚”服装品牌的营销特点及其对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启示》[3]《上海纺织科技|孙静:ZARA的快速营销策略及其关键增值点研究》[4] 《广告大观|李洁: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营销策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