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数据,昨天,韩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上涨至每公斤2728韩元,约合人民币16元,零售价上涨到每公斤约合人民币18元,与近三年的均价相比上涨近三到四成。蔬菜水果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其中洋葱零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超九成,苹果零售价涨幅也达到47%。
受去年梅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韩国大米、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且临近春节,年糕、韩果等韩国传统糕点的热销带动了大米需求量的增加,水果礼盒等的销量近期也有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上涨趋势。
另外,受近期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韩国鸡蛋等畜产品价格也波动较大。昨天韩国一盒30个装的鸡蛋平均零售价已达到6248韩元,约合人民币37元,同比上涨约18%;由于供货紧张,部分超市近期还出现断货的情况。截至昨天,韩国已有51家养殖场发生禽流感疫情,超过1500万只家禽被扑杀,其中四成以上是蛋鸡,影响了鸡蛋供应。
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0年12月韩国生鲜食品价格指数已同比上涨约10%;节前消费旺季的临近,更加剧了生鲜食品价格的涨势。疫情下,韩国民众家庭收入普遍缩水,作为居家餐饮必不可少的消费支出,生鲜食品的涨价更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实际上2020年的1-3季度,韩国家庭总支出中,食材支出的占比已增至12.8%,创下20年来的最高水平。
为缓解民众对春节“菜篮子”价格的担忧,韩国政府表示,将在春节前后向市场投放18万吨储备大米,并根据供需情况制定后续投放计划;同时将密切关注农畜产品价格走势等。韩国不少生鲜食品流通企业也在考虑通过增购进口产品等方式增加供给量。
山东小镇最强逆袭:靠2毛钱白菜,打脸韩国人
韩国人又生气了!
1月9日,火遍全网的李子柒被韩国网友围攻了。
只是因为李子柒发布了“一生”系列的视频,李子柒拍了萝卜、白菜等从种植到做成食物的过程。
20分钟的视频,其中制作泡菜的只有2分钟,但韩国网友还是炸了。
他们疯狂强调说:泡菜是韩国的,说是中国食物,脑子坏了吗?
尽管视频没有任何地方标注“中国泡菜”,但他们还是骂中国“偷”他们的文化。
而他们给出的证据只是,韩国人每顿都吃泡菜,而中国人不吃。
韩国人有专门的泡菜冰箱,而中国人没有。
面对韩国网友明显的瞎扯,甚至连日本网友都看不下去了,直说:有本事别从中国进口。
且不论中国泡菜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就有了,仅仅是韩国人吃的泡菜,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央视财经曾报道,韩国进口泡菜90%都来自中国。
而这90%中泡菜,还有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山东一个叫仁兆镇的小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仁兆镇控制了韩国泡菜的命脉。
1
中国白菜喂鸡,韩国为抢白菜打架
大家都知道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白菜也是一霸。
拥有同样肥沃土地的仁兆镇,种白菜也是一绝。
大家形容东西便宜都说白菜价,可见白菜在中国有多平价。
成本2毛钱的白菜,最后只能卖个2分钱,哪怕种的再多,农民也赚不到钱,
卖不出去,很多白菜都烂在地里,很多农户把鸡鸭赶进菜棚,任其啄食。
来源:新华网
而韩国和中国却恰恰相反,白菜在韩国可以说是“钻石价”。
在韩国,大白菜一颗几十块钱,赶上梅雨或灾害,花钱都买不到。
像去年10月,韩国白菜产量下跌,为了抢一颗白菜,两个小偷甚至在菜地里打了起来。
一些农民睡都不敢睡,24小时看守菜地,防止有人偷菜。
为了买到便宜白菜,很多主妇排队几百米,专门去国家资助的食品摊买白菜,抢到白菜比抢到黄金还高兴。
白菜贵,韩国人顿顿要吃的泡菜就更贵了。
有韩国主妇算了一笔账,买20棵大白菜,要花1176元人民币;葱姜蒜等配料要2000多元,她家做一次泡菜花费了3000多元人民币。
可能韩国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只够腌制100多棵泡菜。
在如此明显的“贫富差距”之下,韩国开始向中国求救。
而仁兆镇与韩国的结缘,也就在于此。
90年代末,韩国因为天灾导致白菜减产,于是韩国人来到了仁兆镇,向当地的百姓求助。
为了进口中国的白菜,直接取消了27%的白菜关税,让仁兆的菜农是乐开了花。
此后,仁兆镇的人看到了商机,不再满足于出口白菜,他们开始着眼于泡菜加工。
早在九几年,仁兆镇就开办了一批泡菜厂,如今泡菜工厂更是占领了平度的半壁江山,开始了全民做泡菜,
中国的泡菜不光产量高,而且价格便宜。
以2016年为例,韩国产泡菜的出口价格为每公斤3.36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单价仅为每公斤0.5美元。
凭借产量和价格优势,仁兆镇很快进军韩国市场,小镇每年出口韩国的泡菜供不应求,生意火到什么程度呢?
光是仁兆镇就有8家韩式泡菜生产企业,每年产量7万余吨,出口额近1亿美元。
有个村子建了个占地50亩的工厂,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全部用来生产泡菜,专门出口到韩国。
仁兆镇真正实现了:韩国泡菜,中国制造。
2
不起眼的中国泡菜,征服韩国人的餐桌
韩国有多爱泡菜?
从韩剧中可见一斑,《浪漫满屋》里,宋慧乔拌饭的是泡菜;《太阳的后裔》里,聚餐吃的是泡菜;《请回答1988》里,双门洞邻里串门少不了泡菜......
而且泡菜在韩国人眼里已经成神。
韩国泡菜大师金顺子曾表示,2003年韩国的非典病毒消失,是因为韩国人吃泡菜;韩国还有专门的泡菜研究所,研究出泡菜对脱发的治疗效果;韩国食品研究院博士团队甚至说,泡菜中的乳酸菌可以防紫外线,涂抹后可以美容护肤。
且不论这些“神论”的真假,但能看出韩国人对泡菜爱的深沉。
因此,要想用泡菜征服韩国人的餐桌,并不容易。
仁兆镇在最开始进军韩国泡菜市场时也是困难重重。
首先,要越过安全关卡。
韩国客户对泡菜的卫生条件要求很高,作为腌渍品,亚硝酸盐就是泡菜出口第一关。
亚硝酸盐的产生有两个条件:有细菌,有盐。
为了降低亚硝酸盐,仁兆镇泡菜厂工人们想尽了办法。
以辣白菜为例,白菜进入工厂后,首先要进行降温处理,抑制细菌滋生的同时提升口感。随后工人要对白菜进行7轮清洗,12小时盐渍,72小时糖渍,再与泡菜酱混合进行低温存储24小时。
来源:青岛新闻网
经过这一道道的工序,仁兆镇生产的泡菜菌落总数控制,甚至比国家奶粉的标准还高。
满足了工艺问题,仁兆镇在韩国人的口味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其次,要征服韩国人的味蕾。
韩国人在饮食上,严格遵循“身土不二”的原则。
所谓“身土不二”即,身体与出生地合二为一,他们认为出生地生产的东西最适合自己的体质。
所以韩国人更偏爱“国产菜”。
为了满足韩国人这个偏好,仁兆镇的人也下足了功夫。
从播种开始,他们种的就是韩国喜欢的品种,很多工厂都建立了白菜种植基地,白菜种子、萝卜种子等都从韩国引进,尽量接近韩国人口味。
为了满足韩国、日本等各地的口味,山东的白菜基地培育出近300种新型白菜品种。
山东一家泡菜工厂的经理说:“韩国市场喜欢什么泡菜,我们都知道。”
除了菜的品种,就连调味酱,也都下足了功夫。
他们会根据韩国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区域的口味需求及变化,调制不同酱料。例如,沿海地区的酱汁中会加入一些鱼汁。
通过这些努力,大多数韩国人分辨不出在餐厅里吃的泡菜来自中国。
仁兆镇泡菜在韩国闯出了名堂,韩国三星、现代等大企业都是这个小镇的客户。
最后,要把握泡菜市场风向。
在仁兆镇,这里的每个农民关注韩国的天气,比自己家的天气还上心。
几乎每天村民们都要爬起来看一会“韩国天气预报”,因为韩国的天气,决定了今年种多少白菜。
例如青岛的李信岐在湖南岳阳种了2000亩白菜,在湖北种了500亩,甚至河北和沈阳都有他的白菜基地。
这也不难看出,为什么山东这个小镇,总能解决韩国的“泡菜危机”。
3
最强泡菜小镇,有打脸韩国人的底气
缓解韩国的“泡菜危机”,山东的仁兆镇功不可没。
然而韩国人却并不吃这一套。
在得知韩国进口泡菜90%都来自中国的消息后,韩联社破口大骂,称之为“泡菜宗主国的耻辱”。
去年,我国宣布主导制定泡菜行业国际标准后,韩国立刻跳出来说:中国定的标注,不适合韩国泡菜。
韩国某大学教授居然向百度发了封邮件:对百度百科“泡菜”词条中,“韩国泡菜源于中国”的表述表示抗议,认为泡菜是来源于韩国的!
甚至像这次李子柒只是在视频中做个泡菜,都没说自己是中国泡菜,韩国网友就跳出来围攻她。
尽管一直嚷嚷着要进行韩国的“泡菜振兴计划”,但面对泡菜危机,自称“泡菜宗主国”的韩国是怎么做的?
在白菜涨价后,有人把货车直接开进菜地偷菜。
由于白菜等原材料严重缺货,外加生产成本暴涨,韩国很多泡菜工厂不得不停工。
在韩国成品泡菜市场上占有率第一的“宗家”泡菜,已经有多款产品在直营网店上处于脱销状态。
因为腌制白菜的成本上涨,很多家庭和餐厅都放弃了自家腌制泡菜的想法。
而与此同时,仁兆镇的泡菜工厂却开始加班加点,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需求,完全不在怕的。
来源:央视新闻
有一家泡菜工厂表示,平时,一个柜20吨菜一周出口10个柜左右,9月10月时因为日本韩国都受灾,一周差不多得有50个柜,整整翻了5倍。
当自己工厂加工赶不及时,就会在外面找了两个工厂加工,每小时就能生产3顿左右。
在仁兆镇泡菜工厂的冷藏库中,包装好的一袋袋泡菜整齐码放,一旦出库,差不多7天就能出现在韩国人的餐桌上。
高质量,高效率,这就是仁兆镇的底气。
即使韩国有一天真的有骨气不吃中国的泡菜了,仁兆镇也不怕,因为引起韩国政府警惕后,它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
如今,这个小镇的订单从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及地区涌来。
仁兆镇的泡菜彻底火出圈了!
就像网友说的:我们不和你争发源地,仁兆镇的泡菜就在这里!
结语:
从筷子到粽子再到汉服、泡菜,韩国人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为自己所谓的“文化独特性”而争到面红耳赤了。
中国人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生气愤怒,到现在的呵呵一笑。
以前,每当韩国人作点什么妖,我们都要拿出证据证明一下。
像韩国旅游局官方推出的旅游宣传片,说韩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中国网友直接指出“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
甩出证据后,韩国旅游发展局把“韩国说”改成了“俗话说”。
这种事情多了,中国网友都懒得去和韩国人争辩,因为我们本身有底气。
这种底气,只靠“偷”,是抢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