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当小编刚刚到达法国时,从小到大被培养出的中国胃,对餐厅里半温不热的主菜充满了不适和疑惑:你们这是做好多久才端上来?透着点儿温气儿的菜式真的不会被投诉吗?
再到后来,看到中午同学们捧着在中国我们称它为“凉拌菜”的沙拉津津有味的当午餐,我脸上是充满智慧的疑惑。
尤其在冬日里,春寒料峭时,总琢磨着“是时候该吃点热的了”,比如说什么:刚出锅的砂锅粥,淋上热汤的牛肉面,热气腾腾的火锅,铁板上滋滋冒油的烤肉。。。(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出)
仿佛这些热腾腾的中华美食,治愈的不只是胃和寒冷,还捎带手慰藉了身处异国他乡的思乡之情。
一直以来,认为“趁热吃”是先人一步,是在享受食物最新鲜味道,是对胃肠道的爱护,却殊不知:为食道癌铺了一条星光大道。
很多人不清楚,对中国人来说,食道癌究竟有多可怕。前阵子看到一篇关于此事的统计,称“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食道癌都发生在中国”。在我国,每年约有15万人因食道癌而去世,死亡率在各类的恶性肿瘤中,高高位居第四,而患者往往发现并就诊时早已处于中晚期,可救治存活率,不足30%。
而这一切的起因,竟来源于我们我们从小到大养成的“趁热吃”的好习惯。
在我们的体温正常时,口腔和食管内的温度多处于36.5°C-37.2°C之间。最适宜的进食温度是在10°C-40°C(基本上也是法国人最爱的进食温度了)吃下去不凉也不烫,口腔和胃都很喜爱。
能耐受的高温处于50 °C-60°C,吃下去感到微微烫口,却也勉强顶的住。而65°C以上的东西,吃下去会感到食物的高温让舌头变得无措,食物像一股岩浆顺着食管下去,就是老一辈口中的暖胃,但其温度足以烫伤黏膜。我还清楚记得从奶奶那里学来,如何生吞70°C以上高温食物的绝技:“口腔里转一转”。
以此绝技得意了许多年的小编,终于在看到: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机构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癌症专刊”上发表的的研究报告,将“非常热的饮料”定位致癌物质分类中的二级A类时,留下悔恨的泪水。。。
你试想,当你的饭点儿面前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你必然会选择趁热暴风吸入,毕竟“不能把面放坨了呀”。而这时你口腔和食管表面的娇弱黏膜,在接触到高温的面条后,会被轻度灼伤,及时脱落修补损伤,偶尔一次你身体的器官会积极的进行自愈和修复,可你偏偏是有着顿顿热食习惯的。
长期一日三顿进食过烫的食物,食管黏膜反复的烫伤修复,从而产生很大几率的增生异变。甚至演变为食管肿瘤,食道癌,造成吞咽困难等一系列的反应。除了烫这个元凶以外,三餐不规律啊,进食过快啊都是食道癌路上的营养辅助剂。
而人口老龄化,不是。
咳,人均健康长寿的法国,恰恰有着跟我们完全截然相反的饮食习惯:食物永远温热,一顿饭吃上几个时辰,就算赶时间吃一顿简单的三明治沙拉也要半个多小时,吃完还要在座位上缓上个几分钟,喝杯水清理完口腔才离座。
这些曾经被我拿来嘲讽和阴阳怪气挤兑同桌法国人的梗,如今竟变成了延年益寿的保命秘籍。
为了我们人人都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小编由衷的建议大家:水烧开后最好凉15min,再爱的美食也不要选择虹吸大法来吃,万事不心急,让进食节奏法式起来。
哦,对了,不要忘了将文章转给爸妈哦,小时候父母的“趁热吃”是对我们表达爱的方式,现在“慢慢吃,让它晾一下”的叮嘱也是我们对父母的爱与责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