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在香港生活了22年的澳大利亚人。

他高大健硕、声音洪亮,他的香港太太身材娇小、性格内敛。他喝咖啡、吃袋鼠肉,却也煎中药调理身体。他习惯说英语,但结交的中国朋友却比外国朋友更多。他的很多亲人都在澳大利亚,但到中国内地却比回祖国还频繁。



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他说,自己越来越像中国人而非西方人。“学贯中西”之后,他想做一名文化使者,促进中国和世界的交流。

他是丹尼尔·斯祖克,但更喜欢别人叫他的中文名字:宋启锋。

香港是我第二家乡

1995年,宋启锋第一次来香港旅行就喜欢上了这里。

相较于故乡悠闲舒适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香港高高耸立的楼宇、步伐矫健的上班族、紧张又充满活力的空气,让年轻的宋启锋感觉这才是他心之所属的地方。

“兴奋紧张、生机勃勃,让我感觉眼前一亮!”这就是香港给他的第一印象,“我马上意识到香港能给我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能开启自己的事业、结识更多的朋友、了解多元文化。如此的多样性和机遇在澳大利亚并不常见。”



维多利亚港和香港夜景天际线,摄于2019年6月。(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99年初,他正式开始了在香港的旅居生活。那时,香港回归刚刚过去一年多,仍有人对“东方之珠”的未来发展心存疑虑。

然而,宋启锋却没有丝毫担心。

“当时我对香港回归前后的背景了解并不多,但我在香港看到了机会和可能。”宋启锋说。

宋启锋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22年来,他亲眼见证了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并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成就。

这期间,他不仅在咨询和培训行业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还重逢了在墨尔本读大学时的香港女同学,并和她相爱、结婚。香港对他而言已经从“他乡”变成了“第二家乡”。

出于对香港的真挚感情,宋启锋对“修例风波”中的暴力乱象深感痛心。宋启锋期待,在恢复稳定之后,香港能够打破发展桎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放眼更广大市场,去迎接更大的发展机遇。



2019年6月21日香港街头的抗议者(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我觉得自己更像中国人了

为何在香港一待就是22年?宋启锋笑道,爱情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初到香港不久,宋启锋和现在的妻子意外重逢。他的妻子出生在中国内地,很小便跟随家人来香港定居,高中毕业后留学澳大利亚。他俩在墨尔本是大学同学,在校园时代虽并不算熟悉,却在香港的工作和生活中慢慢走到了一起。

“从出生地到生活习惯,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不一样,但是关系却一直很好,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文化摩擦。我想是因为我们都非常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都抱着开放的态度,积极尝试、了解和学习。”他笑着说。

为了更好地融入东方文化,宋启锋夫妇专门找人为他起了这个中文名字。他说,“宋”字和他英文姓发音很像,而“启锋”则象征着他不怕困难、有闯劲的性格。

宋启锋也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中药时,苦涩的汤药让他“尝”而却步。但他逐渐感受到中药对身体的益处,体验了中医“望闻问切”的问诊方式,尝试了自己煎出一剂汤药,更对中医阴阳平衡的治疗理念产生了兴趣。

“在我太太的帮助下,我适应了香港的生活,对东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很多方面,我都觉得自己更像中国人而不是西方人了。”他说。



夜晚的香港街头(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宋启锋和妻子去过很多内地城市,既有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也有二三线城市。无论到过多少地方,他还是常常惊讶于内地的发展速度。

“每次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会对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感到惊喜。内地城市进步的速度是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从未见过的。”他说,“在许多城市中,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愿做中西交流的桥梁

宋启锋觉得,自己和香港很像很像。

“香港好似一座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他说,来自内地的企业和人才期待走向世界,而来自海外的人们则希望了解内地、进入内地。

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在香港成家立业,51岁的宋启锋深谙东西方文化,并在香港发挥所长。

“在香港生活的这些年里,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帮助内地和海外的人们建立联系,帮助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帮助外国公司在内地开展业务。”他说。

宋启锋喜欢称自己为“文化向导”,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认识彼此、相互学习。

“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种经济模式、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语言。世界更加有趣,也更复杂。这也正为不同文明通过相互学习来解决棘手的问题创造了条件。”他说。

宋启锋认为,中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而且正引领数字创新和新兴科技发展,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很强的治理能力。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与妻子的日常生活中,宋启锋感悟出,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想要顺畅地交流,就需要摒弃固有的偏见,真诚地尊重对方的传统,努力去了解和感悟。

“正是在内地的多次旅行之后,我才真正了解中国。”他说,“在中国,我从没感到过压抑,从未担心过安全问题,比在其他很多国家时都感到更放松、更平静、更安宁。”

“如果来自不同文明的人们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学习、共同进步,那么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