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
即将走进2021年的时刻,我用了八个字,形容自己告别2020年的心情:绝不难舍,永远难忘!其实很多人也都希望2020年赶紧过去吧!2021年快点来吧!原因就是2020年给大的国,小的家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与挑战,防疫成了常态,生活必须改变,但即便我们如此地期待,2021年,它并不会从1月1号开始就迅速地让抗疫局势发生逆转,甚至局部还会有让人担心的反弹。比如河北就成了现在全国关注的焦点,几天之间确诊病例过百,无症状感染者过百,这都是好久未见的数字。它立即让我们明白:挑战依然在继续!我们如何走出疫情?疫苗将在多大程度的方面帮助我们?快要过年了,我们的旅途能更顺畅一些吗?《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新年防疫。
重大疫情
24小时内应举行新闻发布会
本周二,北京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其第202场疫情发布会。鉴于顺义区个别病例检出阳性时间超过14天,北京决定结合专家意见,对密接人员采取“14+7”集中隔离措施,而对国内其它口岸入境人员则实施人物同检,且从入境之日起满21天方可进京。发布会还介绍了前一天北京新增1例确诊病例情况、疫苗接种答疑等问题。而来自发言人肖飒的问题通报也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组办公室主任 肖飒:在社会面疫情防控方面,部分市场、商超 “七小门店”等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如西城区西单大悦城内多个餐饮商家工作人员加工食品时未佩戴手套。
在疫情常规信息通报之外,北京加大对疫情常态化管控措施的监督。从个人基本防护、公共场所防疫细节,到如今二维码追溯冷链商品却存在二维码无效、商品混放等问题,发言人直言这些场所“卫生条件堪忧”;对于学校等涉及青少儿健康防护的地方,也暴露防疫短板,发言人对种种防控松懈问题进行了指名道姓的通报。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组办公室主任 肖飒:不放过任何一丝风险隐患,不折不扣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对问题较多,反复发生整改不到位的地区,要严肃追责问责。
从去年1月24日北京举行首场疫情防控发布会到如今两百多场,疫情发布制度渐趋成熟,如去年4月30日市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至二级,发言人用实际行动摘掉口罩露出真容,而在6月16日更是罕见的一天召开三次发布会,后两场都在晚上十点之后举行。本周三,在京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北京和召开241场疫情发布会的广州以及湖北等省市的疫情发布工作受到表扬。
广东省卫健委主任 段宇飞:我们主要发布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一是疫情的基本情况和态势,让百姓清楚身边发生了什么;二是政府抗疫的举措,展示政府的积极作为,让百姓放心安心;三是健康科普知识,让百姓学会自我防护,公众最为关注的信息,应该是疫情对我会不会带来影响,我的周边是否安全,我该如何做来保护自身健康。
正值隆冬,境外疫情仍在加速扩散蔓延,虽然北京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河北石家庄等周边地区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使得外防输入压力依然较大,国内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1月2日,河北新增一例确诊, 3日新增4例确诊。
1月5日22时的发布会上,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建峰开场道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向大家道一个歉。”
在原定时间后两个小时,石家庄召开首次疫情发布会,大概15分钟,发言人介绍本次疫情具有发病多、呈现家庭聚集性特点,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病例,宣布将在次日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核酸全员检测。
广东省卫健委主任 段宇飞:对涉及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有相关要求。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第一要保持这种高频次,因为包括我们今年即将来的这个春节,可能大家更加要注重这个疫情防控。同样你对于信息的这个高需求量,我们必须从供给侧,高密度地去供给。第二个肯定要注重每一次新闻发布会的质量,这个就是专业而且要权威,包括对于当次新闻发布会主题设计、流程细化和每一个发布语言精心打磨,就是直奔主题,而且又讲干货,不绕弯子。
这次发布会后,一些重要决策相继实施。石家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暂停线下教育,次日即16日本市进出交通实行管制,同时,与邢台发布新增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截至1月7日晚,从已公布的确诊病例来看,绝大多数来自石家庄藁城区,并集中在农村地区,“自行服药”、“村诊所”成为流调高频词,农村地区仍然是当前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河北将信息及时透明发布当“抗疫必需品”,保持每天一次新闻发布频度。发布会介绍,河北疫情中的病毒与欧洲输入高度同源,还宣布,石家庄全市人员车辆不得出市,全市居民要继续居家7天等重要决策,而疫情源头依然在查。
白岩松:
2020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药的一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而且将免费为公众提供,这成了2021年即将到来时,我们收到的最好也是最大的一份新年礼物。有了礼物如何用?将起到怎样的效果就成了人们关注的大问题,尤其是在沈阳和河北疫情的背景下,疫苗可不可以成为除核酸检测之外另一个有效的抗疫手段,甚至它是不是可以彻底改变2021年我们的抗疫局势?
专家:疫苗上市证明其安全性
眼下问题是供给不足
本周,位于北京的国药集团中生公司车间内,疫苗原液在P3生物安全等级的生产车间完成灭活,并逐一灌装。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支支新冠疫苗也将从这里下线。
在每支新冠疫苗的外包装上,都配有专属的电子追溯码。由于此次上市的疫苗有效率为79.34%,让每一支疫苗的生产信息可回溯可追查,既为后续的接种和免疫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增强了人们对新冠疫苗的信心。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 封多佳:这个疫苗只要获准它能够上市,就证明它是安全的,眼下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疫苗的供给不足的问题,短缺是主要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估计在这个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们主要任务还是要尽快地把产能搞上去。
自从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首支国产新冠灭活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后,车间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三班倒,服务于新冠疫苗的生产。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掌握的数据,去年底,我国新冠疫苗产能刚突破一亿剂,今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年产能有望突破15亿剂。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 封多佳:我们如果要是全民进行免疫接种的话,应该是有60%以上的接种率,因此换算成我们接种的剂量的话,应该有16到18个亿计次,这样的这个产量,这还只是供应中国的市场,还不包括我们要这个供应发展中国家。
为了达到群体免疫所需要的的接种比例,扩充产能是重中之重。但与此同时,新冠疫苗存在一定的保护期,如何在首批接种者的保护期内,就完成对较大范围群体的接种,既考验着疫苗生产的速率,也考验着接种环节的科学分配。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 封多佳:现在我们观察到的这个保护期,现在已经有十个月以上了。我们现在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来尽量通过我们改进、工艺革新,能不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它的保护率。那么另外一方面接种的这个时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也倡导大家应接尽接,有疫苗的时候要尽快地来完成接种。我们国家新冠疫苗的预防接种的策略,是按照这个风险等级来划分的,人群借助这个被感染的这个风险来划分,没有按地域来划分,所以说大家主要按照我们的这个预防接种的这个顺序,我们先由这个风险从高向低阶段性的来展开就可以。
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某新冠疫苗接种点,近期格外忙碌,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在填写知情同意书后陆续接种,据悉,春节前北京主要面向9类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工作。事实上,新冠疫苗的接种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本周四,上海为因私出国人员开通了个人的线上预约渠道,让疫苗的可及性和覆盖度更进了一步。
因私出国工作人员 卓先生:我之前已经有不少的不管客户也好,朋友也好,都有接种过,所以目前看起来都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目前来说我还行,这就决定过来接种。只是说多一层保护,原本应该有的保护肯定还是要保障的,该戴口罩戴口罩,该洗手洗手。
记者在接种现场注意到,完成了疫苗接种的接种者仍需要注意个人防护。目前,没有一款疫苗能保证100%成功免疫,在群体免疫的屏障没有形成前,虽然还需要继续戴口罩,但还是给接种者带来了一丝希望。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 封多佳:我们接种到这个身体上之后,我们希望不被感染,但是现在恐怕没有哪个疫苗能够很理想的就能够完全做到这一步的,因此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关注能不能够降低它的这个发病率,如果免疫力没有提上来,他仍然可能会发病的话,也要继续降低他的重症的转化率,所以说我们在这个接种疫苗的这个过程当中,它是有一个递进的这样一个层次的。
2020年底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疫苗,让人们多了一件战胜疫情的新武器,随着疫苗产能提升和不同技术路径疫苗继续研发,2021年,疫苗是否会让疫情发生转机,仍令公众充满期待。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 封多佳:到目前为止,我们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防控的手段,没有说哪一个是能够万能的。我们的这个疫苗他的形成免疫力,形成保护力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还有一部分人,他可能是不一定能够免疫成功,因此我们现在在现阶段还是要各种方法都不能放松,都要来使用,直到我们有一天,我们能够大面积的建立起人群的免疫屏障,特别是能够显著的降低感染率,降低发病率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算是我们赢得了这个抗疫战争的胜利。
白岩松:
由于石家庄的局势发展得过于快速,本周四石家庄做出决定,实行更严厉的管控,人员基本不出石家庄,而此时正是高校放假农民工返乡的开始阶段,怎么办?于是你听到“非必要不离开”成为一种呼吁,而很多做法也与此呼应。这其中,辽宁大连海事大学不但延后了寒假,还在一月四号的本周一开始了新的学期。放假没等来,等到新学期,这是一种怎样的举动?
不放假?
大连这所高校新学期已开始
大连海事大学2018级学生 叶庆阳:开始接到通知的时候,感觉有一点小小的失落,因为原本假期的计划有些被打乱了。票都提前买了,但是因为这个情况所以及时退改签了,学校也给了一些补助。
大连海事大学2018级学生 陈莹:当时心情还是很复杂,因为假期元旦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有一些小难过。妈妈当时就一直在开导我,因为觉得说学校既然有这样的措施,那一定是出于一种大局观,也是为我们考虑,也是为了大连和全国疫情的防控来考虑。
慢慢我也是走出这样一种情绪了。
当校历翻到了学期的末尾,原本大连海事大学的师生,可以在去年的最后一天错峰放假。但受到大连的疫情影响,就在12月26日,学校给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为减少人员流动,根据上级防控工作要求,在大连疫情结束前,在连所有高校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学生一律不离开大连。1月4日,如果疫情还未结束,学校将开启新学期教学安排,寒假向后顺延。”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 郑少南:确保校园师生的平安,这确实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本来各个学校的放假时间,都是有一个自然的错时错峰。但是在新的情况之下,我们只能让我们的学生退票,学校再做一些支持和保障。所以我们在1月4日就正式开课,也是留了几天给我们师生休整,让有的老师紧急备课,包括一些线上教学条件的准备。因为新的形势下,只能采取校园内的线上教学,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很复杂 ,很紧急。
大连海事大学2018级学生 叶庆阳:我妈妈一开始肯定是很着急的,主要担心我的安全,因为毕竟是特殊时期。然后我也跟我妈妈详细说了学校第一时间给我们的保障,我感觉我妈妈也是安心了许多。
在大连,由疫情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还没有散去。大连海事大学在封闭管理之后,给师生做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均为正常。虽然为了避免校内人群聚集,学校采用线上授课。但校园就像是一个大社区,19700多名学生在校内的衣、食、住、行,都在考验着学校的防疫工作。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 赵宝刚:学校在食材采购上,第一保证要按照集中采购来源,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集食品,确保食物链没有问题。第二尽量伙食品种多样,尤其是寒假快临近春节,让他们别想家,再有就是食堂公共场所都要进行消杀。在防护物资上,因为现在学生出去购买也不方便,学校为学生连续三次发放口罩,平均每个人发了25个,每天要定时测体温,早中晚都要测体温做登记,我们要做汇总做分析。
事实上,这种被疫情“逼出来”的学期调整,成为了靠近中高风险区的高校,在应对疫情防控的一种举措。通过控制学生流动,很大程度规避学生感染,并在移动过程中传播病毒的可能,这也是“非必要不离开”的一种作用体现。但在封闭的校园中,如果有学生有必要离开的条件,也是对校园防疫工作的考验。
国家卫健委 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洪洲:对于不是密切接触者,这些人确实需要回家的,他可以有72小时的核酸检测是阴性的报告以后,就可以离开学校。那么他们在路上,在家里,以及假期结束以后回到学校,判断他家庭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一个中风险地区,或者是低风险地区。那么他回来以后需要隔离多长时间,需要做核酸检测等等,这些都是学校应该在事先做好相应的规定,指导学生要按照我们防控的要求来落实,来严格遵守。
把寒假调整为新学期,虽然总假期时间不会因此缩短,但因为临近春节,暂时不能回家,还是会让部分同学感到失落。这也要求着学校在调整假期和学期之后,除了要坚守防疫底线不松懈,对学生的疏导和关心也得环环相扣。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 赵宝刚:我们也尽可能做一些思想工作,让学生的辅导员住在学校里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并且开展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现在看大连抗疫的总体形势向好,如果市防控指挥部给我们通知,可以让我们学生离连了,那时候我们才能够做新的调整。在大的方针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学校不会实质做其它变化,相信很快会迎来好的消息!
白岩松:
2021年此时此刻,我们防疫的局势依然复杂,局面还并不清晰,但去年的此时此刻2020年的1月9日,我们大多还无忧无虑地准备迎接过年呢,不知道前方有一个黑洞洞的疫情隧道在等着我们。而今年此时此刻,2021年的1月9号,我们已经在隧道中行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早度过了最初伸手不见五指深一脚浅一脚的阶段,虽然还不知道要在这隧道里走多久,但我们已经依稀看得见前方隧道出口的光亮,这就是不同,这也应该转化成一种信心!保护好自己,配合防疫要求,相信我们离走出这个防疫的隧道不远了。
中国多地战时状态!疫情严峻,全球能扛住吗?
在最初的疫情平复下去之后,中国第一次有这么紧张的时刻。
电视节目又开始用大篇幅重复连环播放国内疫情新闻,一个又一个新的消息传来,不停更新着确诊数字,空气中也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今天下午,河北省会石家庄召开了第5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这个目前所有人最关注的中心地区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
出现新病例并不是让人恐惧的事情,但当我们看到一下354例阳性时,仍然吃惊不已。
从前几天开始,一道又一道新闻,人们的心也逐渐被揪起来。
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市所有群众居家7天,所有商超全部暂停线下营业。
全市人员车辆不得出市。
出租车、公交、地铁全线停运。
火眼实验室在21小时内迅速建成,为全市全员提供核酸检测。
医疗人员迅速集结,中疾控和卫健委也都已经赶到。
全国多省开始向石家庄援助物资、饱和式救援在现实中上演着。
病毒扩散风险仍然存在,零号病人尚未找到,石家庄疫情还没有看到明显拐点。
这一次面对疫情,我们似乎已经没有那么恐惧,但紧张仍然无法避免。
而且,这并不只是石家庄一个地方的战役。
“今日新增”、“确诊病例”、“高风险”……一个又一个词汇,又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生活中。
穿着防护服的人在风雪中前进,防疫人员顶着零下的气温连轴工作……
在生活安稳前行了这么久之后,我们似乎第一次又有了一种梦回一年前的不真实感。
每个人都重新紧张起来,开始好好洗手、减少社交,把防疫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情,等待着这一波疫情的结束。
可事实上,这种紧张感,在世界的大环境下,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在疫情面前,与紧张对立的不是放松,而是麻木。
全球所有国家,在这个时候还能对新冠保持着紧张感的国家并不多……在大多数地区,人们已经被太过漫长的疫情防控,折磨到了无动于衷。
没有任何地方的人,能在时刻保持警惕的高度紧张中度过十个月。
当防疫变成常态,数字却一直降不下来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只有习惯。
所以,当天气再次转冷,漫长寒冬再临,来势汹汹的第二波疫情,席卷了整个世界。
美国
世界发达国家,没有任何地方比美国躺得更平:甚至连表面上的工作,都已经不再维持。
全球最先进发达的国家,却也是新冠累计确诊、累计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2180万例确诊,36.8万人死亡,占到全球四分之一。
白宫新冠应对工作组发给各州的报告声称:
在这次秋冬季第二波疫情“激增潮”期间的感染病例,增速接近春夏季“激增潮”期间的两倍。
这意味着美国境内除了有英国变异病毒的传播,可能还有另一个比英国变异新冠还要强力50%的变异病毒。
确诊病例增速不停创下新高,死亡人数相当于每天发生一次911,但荒谬的是,人们却完全没有提出抗议,甚至习以为常。
停尸房爆满,政府不停加购裹尸袋,冷藏卡车被征用作为应急停尸房。
可这些死亡的人却如此无声无息——甚至不值得在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留出一小块版面来报道。
相比之下,人们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即将换届的美国政府,放在了互相对抗的党派,与前所未有的政客真人秀。
而新冠?
人们将其当成了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普通事件,就像是车祸,就像是癌症。
你知道每天都在发生,但你不会为了这件事情而多费精力,就像因为你不会因为害怕车祸就不上街,害怕癌症就不吃烧烤。
在美国明确的阶级划分下,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并没有那样担心新冠致死。
良好的医疗资源,让新冠的致死率的确成为了“大号流感”。
那些因为新冠死去的底层人民?
没有关系,美国是移民国家——自然会有其他精英阶层移民过来,填充上这一部分人口。
某种意义上,这甚至可以算作优化社会结构。
躺平了十个月,人们已经习惯了与新冠共存的生活。
英国
封城!封城!封城!
昨天,英国新增确诊68053例,再创英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纪录,累计确诊病例2957472例。
一次又一次的短时间封城,并没有将疫情曲线压下去。
伦敦市长今天宣布,由于连日来伦敦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剧增,各大医院已经不堪重负,首都伦敦已进入“重大事故”状态。
每30个伦敦人就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甚至有的地区达到20比1。
全伦敦每天有8000多个急救电话,约为平时的1.5倍,而医院中的住院病例数,比第一波疫情最高峰的时候增加了50%。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就会不堪重负。”
伦敦发生的事情,是整个英国的缩影。
去年3、4月,英国最先提出了群体免疫政策,但在首相鲍里斯鬼门关走了一次后,立刻开始雷厉风行地进行封城。
可以说,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断断续续执行封城措施的国家,都是想要“经济疫情两手抓两手硬”。
没有美国完全放弃疫情的魄力,也没有中国完全暂停经济的决心,于是只能在疫情和经济中间不断反复。
第一次封城,为了生命安全,人人自危停留家中。
第二次封城,鲍里斯告诉大家,只要好好封城就可以过一个阖家欢聚的圣诞节,于是人们也为了这个美好愿景,愿意尝试。
但圣诞节终究没能过成。
每个人都以为只要好好居家就可以团圆,但在圣诞节前夕,英国宣布发现变异病毒,圣诞节也无法与家人见面。
对于英国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更糟糕了。
为了圣诞节准备了一大家子的礼物与食物,却在前一天被通知不许过节,之前的封城都是徒劳……
所有的希望化为失望,愤怒的英国人几乎要爆发,甚至报复性地在违反防疫政策。
1月4日,英国宣布第三次封城,所有人在家禁足。
但疫情并没有迎来拐点,确诊速度愈发升高。
政府一次次下达封城命令,但人们能够体会到的,只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疲惫。
日本
“现实就是,日本的医疗系统已经崩溃了。”
日本医师会会长中川街南,在记者会上这样说道。
无奈之下,日本首都圈再度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甚至连东京电视台也中断了所有节目,开始直播。
首相菅义伟决定,向首都圈的东京都、埼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4地,开始“日本式封城”。
日本式封城……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主要着眼于缩短餐饮店的晚间营业时间,其它类型店铺则不受影响。
商场可以继续营业,电影院可以继续营业,甚至大型活动只要控制一定的人数,也可以继续营业。
看起来就像是除了EVA新剧场版宣布取消世界最快上映会(零点首映)之外,几乎没啥影响……
这种封城,也是日本态度的一个典型。
去年,日本一度被当成了疫情控制的典范,被欧美各国学习推崇。
在我们看来,日本政府在疫情中做得太少了:检测力度不够、封锁力度不够,也没有施加太多的压力。
政府少做事,人民多自觉,硬是靠着“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这种心理,让第一波疫情没有在日本大范围传播开来,造成严重影响。
欧美各国纷纷分析日本抗疫成功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奇迹,是我们欧美各国说不定可以抄作业的奇迹!
但事实上,别说欧美没能抄作业,就连日本自己都没有能够复刻成功。
第一波疫情中,4月17日,东京都新增确诊87人,日本立刻宣布今日紧急事态。
而第二波疫情……宣布紧急事态的1月7日,东京都当日新增超过了2000人。
政府一直寄希望于日本国民的自律性,希望靠呼吁,就能像第一波一样解决问题,让东京奥运会保证圆满举办。
但日式奇迹没有再次发生。
因为人们麻木了——自律性,是有极限的。
回想一下我们去年1月底时候的状态——
那个时候,我们对病毒一无所知,只能看到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与医院挤得满满的人群,几乎人人自危。
那个时刻,人们时刻恐惧着病毒就在身边、家人受到影响……我们担心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生命安全。
好好保护自己的健康,配合防疫政策,不要感染新冠。
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爆发出了无限的潜力,再配合了政府的强力政策,全民一心地度过了这个困难的时期。
但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能够像我们一样有高度组织性,能够全民一心。
当这个状态持续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甚至看起来遥遥无期……
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慢慢衰退,对其他事情的恐惧,就会重新升起。
这就像是被死神追逐。
生死关头的爆发力,可以让你拼尽全力爆发出所有潜能跑一个800米,却不能让你跑完马拉松。
中国政府和人民拼尽全力跑了这个800米,跑得十分狼狈,付出了极大代价,在到达终点时嘴里已经涌出了血腥味,但我们跑得足够快,已经把死神远远甩在了身后,所以之后我们可以慢慢走,慢慢恢复。
而其他地区……他们在跑马拉松。
当马拉松跑到了后半程,人们就开始累了。
有更多的事情纳入考虑,经济衰退的恐惧,失业率攀升的对策,生存压力、心理问题……
他们悠闲的前半程看起来并不狼狈,但即使已经跑完了半个马拉松,死神仍然跟在他们身后。
最开始死亡的恐惧,已经无法成为动力了。
在其他地区,人们不是“不怕死”,而仅仅只是——太累了。
将近一年的长线作战,但人们的神经无法保持高强度的紧张,无法再像最开始一样为了生命安全,做到绝对自律。
所以日本没能复刻成功。
所以更多地方的疫情,第二波都比第一波更加生猛。
韩国疫情再创新高,全首尔只剩下六张ICU病床。
巴西总统称整个国家已经崩溃,自己无能为力。
法国延长了宵禁令,但形势依然严峻。
……
全球,都在等待着唯一的希望,等待着疫苗的普及。
世卫组织,将疫苗称为“病毒隧道尽头的光芒”。
张文宏、福奇、全世界各地的专家,也有很多作出过类似的预测,只要疫苗推广,我们的生活将会在一年左右恢复原样。
对于人类来说,这是结束这场漫长战役唯一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