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昨天美国第117届国会众议院开幕的现场,美国一位议员就惹出了一件恐怕连他们的“上帝”都要被惊呆的事情…..
从美国社交网络上大量关于此事的网贴来看,此事发生在昨天美国第117届国会众议院开幕仪式上。当时,为开幕仪式致“祷告词”的美国民主党籍议员艾曼纽·克里夫(Emanuel Cleaver),在向“上帝”完成“祈祷”后,除了说出了“阿门(amen)”这个基督教徒在结束祈祷时常用的词语外,还令人意外地附带上了一个“awoman”的词语。
“愿创造了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一切的上帝保佑我们……阿门以及awoman”,克里夫这样说到。

虽然克里夫本人至今没有解释他为何会在“阿门”后面补充这么一个英语中并不存在的词语“awoman”,但从美国网民的探讨以及一些美国媒体的推测来看,这很可能与克里夫所来自的美国民主党近些年一直在通过修改美国的语言文化来实现“男女平等”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民主党及其支持者在过去数年里一直在“纠正”英语中那些涉嫌“性别歧视”的词语,比如“Chairman”,即“主席”一词,就被认为涉嫌“性别歧视”,因为这个英语单词是由英文中的“Chair”(“椅子”)和“man”(“男性”)组成的,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主席都已经是女性,那么“Chairman”一词就明显不符合时代了。
因此,人们怀疑克里夫会在“amen”后面又补充这么一个“awoman”,也是出于这种“男女平等”的原因——毕竟,“amen”一词中也有“men”(“男人”)的字样,不是吗?

可尴尬的是,不少美国网民——尤其是那些信奉宗教的美国保守派势力及相关媒体,却纷纷指出“amen”一词其实来自于拉丁语以及希伯来语,而且这个词根本不涉及男女或性别,而是用来表达“如此吧/这样吧”(“So be it”)的意思的。



就连英国剑桥大词典和美国韦氏大词典给出的关于“阿门”(amen)一词的解释也显示,这个词确实与男女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种用在宗教祈祷之后的结束语,以表达对祈祷之词的认可之意。
另外,韦氏大词典还显示,这个词的源头是希伯来语中的“āmēn”一词。


这也就意味着,克里夫在“amen”后面加了个“awoman”的做法,或许在他看来是为了“男女平等”,但这个实际上相当“画蛇添足”的做法,不仅暴露了他的“没文化”,更将美国如今在“男女平等”等性别问题上陷入的那种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问题,再次显露了出来。
因此,此事目前已经遭到大量美国网民的调侃。比如有人就讽刺说,如果真要像克里夫那么“矫正”英文的话,那就干脆把英文中所有含有“men”这三个字母的单词都改为“women”得了,你们能看得懂就行:


还有人吐槽说:是不是以后都不能“hehehe”(“呵呵呵”)了,因为he是男性的代词,所以都得改为herherher才行?(注:her是女性的代词)

有美国网民更无奈地表示:如果上帝知道了此事,恐怕都要被惊到了……

不过,这种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问题,近些年在美国涉及男女以及性别平等的议题上几乎随处可见,尤其以通过炒作这类话题而赚取选票的民主党为甚。比如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当政时期,美国民主党就曾推动立法,想允许那些生理上是男性,但性别认知上认为自己是女性的人,自由地进入女厕所。
可这种过于“形式主义”的激进做法,不仅没能在性别平等的议题上凝聚美国社会的积极共识,反而还制造了大量的群体对立,撕裂了美国社会,并给美国民粹势力的壮大提供了温床。前面所提到的奥巴马时期的厕所政策,便是在2016年时导致很多人支持特朗普的其中一个原因。而特朗普也在赢得大选次年就废除了这个规定。

遗憾的是,2020年大选中重新赢回权力的美国民主党,似乎并没有吸取当年的教训。除了克里夫这个“awoman”的闹剧外,美国国会众议院的民主党籍议长南希·佩洛西,近日也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建议,想让众议院的规章制度文本中不再使用诸如“父亲、母亲、女儿、儿子”这种充满“性别色彩”的词语去描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而改用更加“性别中性”,以“包容”男性和女性之外的其他性别人群。

而美国保守派势力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猛烈地批判民主党要用这种“愚蠢”的政策颠覆美国的文化和家庭观念。

不仅如此,佩洛西这个不建议用“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的话题,还在美国的社交网络上与克里夫的“awoman”事件产生了叠加效应,也进一步给厌烦这种“形式主义”的美国网民———以及那些反对性别平权的人——带来了更多讽刺和攻击此事的角度。
比如有人调侃说:克里夫太过分了,怎么能用amen和awomen呢?其他性别怎么办?佩洛西不是说要包容其他性别么?



总之,以上就是在新冠疫情中已经累计超2000万人确诊,超35万人死亡的美国社会,目前最为关心的其中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