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州拿不到原定剂量疫苗,接种顺序存在争议,民众对疫苗态度不一......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为这次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疫苗接种行动蒙上一层阴影。
“有人曾说新冠疫苗的分发将是一场‘噩梦’,他们是对的。”《纽约时报》23日的一篇报道如此评论道。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月底2000万人接种目标现只完成100万
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截至美东时间12月23日9时,美国已有约100.8万人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但这一数字与此前政府预计目标——月底完成2000万民众接种,还相距甚远。离12月31日还剩8天时间,这意味着美国今后需要每天为230多万人接种疫苗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图
不过,这似乎无法达成了。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3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负责疫苗分发工作的首席科学顾问蒙塞夫·斯劳伊(Moncef Slaoui)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疫苗的分发速度比官员们预期得要慢,并称2000万疫苗接种的目标“不太可能实现”。
世界卫生专家曾表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向3.31亿美国人分发疫苗,可能会比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混乱得多。《纽约时报》23日的报道也指出,在疫苗出现之前,就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说,分发疫苗将是“后勤上的噩梦”。
“而在疫苗开始分发后的第一周之后,“噩梦”听起来是个恰当的描述。” 曾是急诊医生的《纽约时报》记者伊丽莎白·罗森塔尔(Elisabeth Rosenthal)这样写道。
第一个挫折发生在上周,因运输“异常”致存储温度过低,美国两个州退回3000剂辉瑞疫苗。接着就是多州被告知,第二批辉瑞疫苗发货量将大幅度减少。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称接受的剂量将比预期的少16万剂,而密西根州称少2.5万剂。这种疫苗供给水平比预期大幅下降的情况,迫使许多州政府不得不在最后一刻调整下周的疫苗分发计划。
负责疫苗分发的“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首席执行官、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司令古斯塔夫·佩尔纳(Gustave Perna)于19日公开道歉,称自己在引用疫苗剂量数据上犯了错误,因此导致了与各州就交付疫苗数量沟通有误。
佩尔纳公开道歉,视频截图
另外,据美国医疗新闻网站KHN22日报道,许多州几乎没有保存辉瑞疫苗所需的超低温存储站点。例如,在佐治亚州的一些医护人员需要花上40分钟去到能够存储疫苗的地方接种。
不过,随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8日批准莫德纳(Moderna)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许多官员们都将希望寄托在了该疫苗上。因为相较于辉瑞,莫德纳疫苗无需在超冷冻温度下储存,更便于开展接种工作。
目前,莫德纳疫苗已于20日开始配送,预计首批590万剂将于本周全部下发至全美各州。
然而,根据美国疾控中心23日的统计数据,即使新添了莫德纳疫苗,美国总共也就运送了约947万剂疫苗,距离2000万剂还有一倍之差。
疫苗紧缺下,谁该先接种?
分发远低预期的现状加重了疫苗紧缺问题,在此形势下,谁该先接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美国疾控中心已经提供了接种优先次序的指导建议,但这并没有约束力,各州对谁可以接种、以及何时接种拥有最终决定权。
“一个由州政府官员、公共卫生机构和说客组成的神秘团体似乎正在决定疫苗的去向。”罗森塔尔描述了这一疫苗分配的混乱情况。她进一步指出,学校、工会、甚至是患有多种不同疾病的人,为争取优先打疫苗而进行游说或激烈竞争其实也不足为奇,因为 “在一个每天有20万新增病例和多达2000例新增死亡病例的国家里,‘排队等待’是很难的。”
享有优先接种权的国会议员已经引发了美国舆论的争议,《华盛顿邮报》、美联社等美媒近日纷纷刊文,质疑议员是在证明疫苗安全还是在“插队”。鉴于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正在耗资2.5亿美元,推进鼓励美国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公众教育活动,国会议员们希望通过自身接种疫苗,增强民众对疫苗的信心的做法也似乎“有实际必要性”。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接种疫苗,推特截图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3日报道,在皮尤研究中心11月进行的一项全国调查中,60%的受访者说他们肯定或可能会接种疫苗,而39%的人说他们“肯定或可能”不会。除了对疫苗有效性存疑和对副作用的担忧之外,认为疫苗研发过程过于仓促,以及对政府不信任等都是让这群人对接种保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而与这些反对或犹疑要不要接种疫苗的群体不同,美国的一些富人正在积极寻求优先接种疫苗的机会。据《洛杉矶时报》18日报道,在加利福尼亚州,许多富人们提供数万美元的现金,让他们的私人助理每天纠缠医生,并询问给医院五位数捐款是否能帮助他们先获得疫苗。
这种富人“插队”的情况或将危及那些急需疫苗人群的生命,并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与疫苗分发的混乱程度。
“面临一定风险的一线基本工作者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接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什么时候接种?还有,其他人呢?” 罗森塔尔在文章中反问道,“而这些基本问题,将在2021年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