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快有一年时间,中国履行协议内容的情况再次引发外界关注。目前适逢美国政府即将换届,现任白宫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建议候任总统拜登对华要强硬。拜登会听吗?
美国和中国于今年1月15日达成历史性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包括美国将削减部分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的关税;中国则会在未来两年内,加购价值约两百亿美元的农产品和其它商品等。
买不够美国产品?
不过,据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十月,中国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量,约占按比例每年应购买量的一半,能源产品方面更是只有承诺购买量的百分之三十五。
美国南卡大学商务教授谢田分析说,其实中国无意遵守采购承诺,但无奈中国国内出现粮食缺口,因此需要向美国进口部分粮食,对美产品购买量无法达标也是意料之中。
“中国外汇紧缺,当然就没有这个能力购买。中国国内市场也在萎缩,需求肯定也没有那么大。”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美联社)
莱特希泽吁持续对华强硬
路透社日前的报道引述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评论说,中国在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方面有做得不错的地方,同时也有没有信守承诺的部分,建议总统当选人拜登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坚持履行协议。
他还补充说,应保留关税措施,使用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特定问题,强调取消关税意味着美国“没有认真理解中国作为战略对手的意义”。
谢田告诉记者,关税措施对遏制中国丶逆转美中在贸易上的差距非常有效。
“如果特朗普政府没有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话,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然会保持高速发展,贸易逆差也会持续扩大。现在中国的出口业已经被遏制住了,供应链也被陆续转移出中国,对中国经济的打击非常大。”
网名为“财经冷眼”的旅美财经分析人士则对此有不同看法。
“关税威慑前两年已经证明没有作用。中国不怕和美国打贸易战,因为和美国贸易额降低后,中国还有欧盟丶日本丶韩国和东南亚这些市场可以缓冲。中国最怕的是美国团结盟友,将中国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
“第二阶段”贸易协议能成不?
在美中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对华政策成为外界关注焦点。美中贸易相关议题,例如两国之间是否会达成“第二阶段”贸易协议更是引发多方讨论。
拜登曾在今年8月表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正在走向失败。他随后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他上任后不会立即取消特朗普政府4年内征收的任何关税。
“财经冷眼”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分析,美中达成“第二阶段”贸易协议的可能性非常低。
“第一阶段中国都没遵守,第二阶段涉及到中国改变自身体制的条款,更加不可能达成,就算达成了也不会遵守。”
新政府对华贸易政策何去何从?
获拜登提名的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曾在公开场合提到,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看起来激进,但本质上属于“防御型”。她认为美国需要透过补贴及激励措施,帮助美国产业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的相关报道也分析说,戴琪可能较莱特希泽更倾向于与盟国合作的多边执法机制,但从她有关需要对中国采取更激进和具战略性措施的言论来看,戴琪不会改变对华强硬立场。
然而,谢田认为,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可能不会如表现出来那样强硬。
“拜登说过他会采取不同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是竞争和合作,感觉是想回到奥巴马时代对中国的策略。”
“财经冷眼”却表示,预计新一届政府在中国问题上会采用更为灵活的策略,不会和中国“单打独斗”。
“(拜登政府)会团结盟友,一起对抗中国。比如会重返CPTPP,和亚太盟友一起,和中国进行贸易切割。中美关系到现在已经是根本利益的冲突,中国对美国的威胁超过二战以来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有缓和的空间。”